下载此文档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也称“亚太经合组织”,现是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Apec会标的含义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1、初期发展阶段(198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APEC建立了它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基本构架。第一、二届双部长会议上,各方就致力于地区自由贸易与投资和技术合作达成了某些共识,确定设立10个专题工作组开展具体合作。1991年召开的汉城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它作为APEC的基本章程,首次对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范围、加入标准等做了规定。1992年的曼谷会议决定在新加坡设立APEC秘书处,由各成员认缴会费,使APEC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完善。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2、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到1997年)
自1993年,APEC从部长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展进程加快。1993年一1997年这5年,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临不同问题,是APEC进程的“五步曲”。例如:
1993年解决了“APEC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994年解决了“APEC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1995年解决了“APEC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1996年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蓝图。
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3、调整阶段(1998年至今)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APEC进程,危机的受害者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采取慎重态度,在APEC内部,始于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成员态度消极,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1998年和1999年的两年,APEC进入一个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2000年非正式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应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完全的经济组织,没有有关政治行为。
范围只限定在亚太地区,非世界性。
非领导正式会晤,不能完全算政府组织。
亚太地区开展联合的纽带,是一个开放的论坛性地区经济性、具有实际管理职能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和特点
特点:
开放性
自愿性
松散性
成员国的广泛性
独特的官方性质
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
1991年11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亚太经合组织目标和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亚太经合组织的运作方式
亚太经合是经济合作的论坛与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承诺、开放对话、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世界的其他政府间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多边贸易体要求成员签订具约束性的条约,但亚太经合与此不同,其决议是通过全体共识达成,并由成员自愿执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275 KB
  • 时间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