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1、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欧洲:欧共同体----欧盟
亚太地区:
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2、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步骤
途径
归宿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
②经济全球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如条约、协约)组成贸易集团。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部世界竞争。
经济全球化:
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知识回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的开辟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二战后
资本输出
资本新一轮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雏形(萌芽)
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
第一节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银行总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厦
关贸总协定大楼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指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他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等要素
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WB)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1、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3、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物质基础;动力)
(契机;可能)
2、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
A、德意日战败
B、英法实力消弱
C、美国大发战争财
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公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有一定的道理。
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面对恶化的形势,转嫁危机,设置关税壁垒,从而引发了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程度更加严重。
各国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协调世界经济
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稳定经济秩序
措施:建立有效的机制
1945年美国工业生产、黄金储备在世界所占比重
工业生产
黄金储备
“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
英国金融霸主地位丧失过程:
A: 19世纪中~ 一战前
伦敦唯一金融中心;英镑独霸地位
B: 二次大战前
伦敦金融中心之一;英镑地位动摇
C: 二战后
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