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铁路过渡段技术交底 -.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技术交底
交底单位名称:XXX 编号: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XXX
施工部位
桥涵过渡段
交底日期
XXX
交底内容:
一、过渡段形式
施工范围内过渡段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具体形式见附图。
1、涵洞过渡段
(1)涵洞顶距路基面高度≤1米;
(2)涵洞顶距路基面高度>1米。
2、桥台过渡段
(1)桥路间距L>150米;
(2)桥桥间距60<L≤150米;
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二、施工要求、操作要点
1、级配碎石由拌和站统一生产供应,所用材料经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2、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3、涵后2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涵后2m的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背壁面进行横向碾压。过渡段应涵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料的虚铺厚度取为20cm。
小型压实设备:人工摊铺、精平→压实设备碾压10遍,效果较好。
压路机碾压遍数及顺序: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2遍→压路机强振压1遍→压路机弱振压1遍→压路机静压收光1遍。
4、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土(采用与相邻地段路基相同填料)应与相邻的路堤按水平分层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5、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6、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米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7、在填筑涵路过渡段级配碎石前,涵侧防水卷材外侧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如抹水泥砂浆、填筑粘土、用泡沫板阻隔等,确保防水卷材不被破坏。
8、施工时严格按路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办理。
9、压路机等重型机械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0、填筑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
三、施工技术
1、涵洞过渡段
(1)级配碎石过渡段长度:L=2+2×(H-)(涵顶距路基面高度h≤)或L=2+2×H1(涵顶距路基面高度h$),H为涵洞后路堤填高,H1为涵洞顶距路基地面高,h为涵洞顶距路肩面高。
(2)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性能
A、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在涵洞侧面设置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段。
B、当涵洞顶部至路基面的高度h≤,横向结构物及两侧20m范围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应掺加5%水泥。在涵洞顶面及两侧设置倒梯形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3%水泥)过渡段,压实标准应满足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MPa。
C、涵洞的基坑以C20混凝土回填。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应首先采用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以减小路基与涵洞横向刚度的差异。
D、填筑涵洞过渡段前应在涵洞两侧墙壁上用经漆画出过渡段的轮廓及层数,每层厚度按20cm控制。(填筑过渡前应考虑沉降观测桩的的埋设)
图1 一般地区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1m)
图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图(h≤)
图3斜交涵路过渡段立面示意图
(3)质量控制标准
过渡段基底处理后的压实标准
指标
过渡段路堤高度≤3m
过渡段路堤高度>3m
动态变形模量Evd
≥40Mpa

铁路过渡段技术交底 -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405 KB
  • 时间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