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
主讲人:韩大元
一、宪法学研究对象
二、宪法学的体系
三、宪法学的研究意义
四、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第一讲宪法学的基本范畴
课程结构
第一讲:宪法的基本范畴
第二讲:宪法基本理论
第三讲: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讲: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第五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六讲:选举制度
第七讲:国家机构
第八讲:政党制度
第一讲宪法学的基本范畴
一、宪法学研究对象
二、宪法学的体系
三、宪法学的研究意义
四、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一、宪法学研究对象
宪法学以宪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研究宪法的有关理论
2、研究宪法的历史
3、研究宪法的内容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
4、研究本国宪法的同时研究外国宪法与宪政制度
宪法学是以宪法理论、宪法历史以及宪法所规范的国家根本制度和原则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二、宪法学的体系
宪法学的学科体系是宪法理论知识的结构和排列秩序。
相关问题:宪法学体系与宪法典体系
学科体系是理论知识的结构和排列次序。
我国的宪法典由序言、4章,共138个条文(不计入宪法修正案)组成。
宪法学的体系安排以宪法法典的体系结构为依据的。
三、宪法学研究的意义
1、便于掌握法学的基础
2、便于推动建设法治国家
3、便于推进体制改革
4、便于公民素质的提高
四、宪法学研究的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
2、本质分析
3、历史分析
4、比较分析
5、系统分析
6、其他方法
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
二、宪法与宪政
三、宪法渊源、宪法典结构与宪法规范
四、宪法创制、修改与解释
五、宪法惯例
六、宪法监督与宪法诉讼
七、宪法作用与条件
第二讲宪法基本理论
重点问题
1、怎样理解宪法一词所具有的不同含义。
2、宪法的本质特征。
3、宪法的分类及其意义。
4、宪政的概念、内容以及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5、宪法渊源、宪法惯例与宪法的关系。
6、宪法规范的逻辑特征。
7、宪法创制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及其作用。
8、宪法监督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作用,宪法监督
与宪法实施的关系。
9、宪法的主要社会功能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
10、宪法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宪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