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0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
《中小学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实验课题结题报告
实验课题名称
“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
申请人姓名张立武
申请人所在单位名称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张羊小学
“合作学习教学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张羊小学课题组张立武
一、课题的提出:
合作教学法正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各科教学之中,但在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和提高课题效率方面还需我们积极的探索,所以我们青州市谭坊镇张羊小学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也积极投入到了这项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之中。
新课程的理念虽然已经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是在理念与实践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环节中还缺乏一个中介环节,使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那么课堂上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合作教学法的教学艺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合作教学法中我们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低年级能不能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唯一形式吗?自开题以来,老师们都在思考着,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方法,希望通过互相的听课、研讨找到答案。
二、课题的论证: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在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这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非知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找提高成效的途径,这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界推出了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够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从而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合作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实践活动性,②亲历参与性,③教师指导性,④形式开放性,⑤方法任务性。
三、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合作学习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当学生的“管理者”,并且还要成为合作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导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师把自己仅仅当成是个工作者、讲授者,那么,他就不会把学生当成人,而且当作工作的对象去予以和塑造,那样就会使教学陷入困境。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教学中的技巧,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合作学习教学法能强化儿童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人们的角色意识和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是社会秩序须以维持的基础,如果人们交往愿望微弱,角色意识淡薄就会造成社会松散、混乱,人们交流意识和角色意识愈和谐,发展就越迅速。因此,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角色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儿童的互助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尊。能够改善人际关
课题结题报告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