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的药用开发
王夏 2012056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2班)
摘要:对近年来中药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剂型选择的依据、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路线)、质量控制方法、药品的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全面了解半夏的各个方面,为半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半夏;化学成分;生物碱;药理作用;质量控制;剂型;市场分析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下品。其性温,味辛,有小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半夏含有生物碱、谷甾醇、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半夏蛋白及无机元素等多种成分(2),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半夏具有抗肿瘤、抗早孕、降血脂、护肝、抗心律失常、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治疗冠心病等多种重要的作用。半夏属植物全世界8种,我国产7种,其中6种为中国特有(3)。
1 半夏的化学成分
,具有止咳、镇咳、祛痰、降压、降脂作用,以及抗肿瘤和提高记忆之功效。1978年大盐春治(4)等从半夏中得到左旋麻黄碱和胆碱。1987年日本学者鹿野美弘(5)等报道分离出鸟苷。1991年Yamamoto F(6)从半夏中分离得到单一生物碱 1-麻黄碱。1997年学者丸野正雄(7)报道分离出胸苷。2003年吴皓(8)等在寻找和确定半夏药材中的鉴别成分时首次分离出次黄嘌呤核苷。
,关于半夏刺激性成分是何物质说法不一,最初外国学者认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是2,5-二羟基苯乙酸及其苷、L-脯氨酸-L-缬氨酸和原儿茶醛、3,4-二羟基苯甲酸及其苷。1999年中国学者吴皓(9)等采用溶剂提取法,以X-衍射,电镜扫描,氧化还原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表明半夏中含有草酸钙针晶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之一,其晶型、含量与半夏的刺激性有关。2006年钟凌云(10)等采用家兔眼刺激实验方法证明了生半夏中的草酸钙针晶为半夏的刺激性成分。
王锐(11)等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中药半夏挥发油,运用毛细血管气象色谱分离,质谱鉴定出茴香脑、柠檬醛、3-乙酰氨基-5-甲基异恶唑、丁基乙烯基醚、3-甲基一二十烷、棕榈酸乙酯、1-辛烯等65个挥发油成分。
张科卫(12)等研究半夏药材中的脂肪酸成分,通过对甲酯化样品进行GC-MS分析,质谱图用NBS谱库检索,从而鉴定出亚油酸、十六烷酸、8-十八碳烯酸、油酸、9-氧代壬酸、十五烷酸、9-十六碳烯酸、十七烷酸、硬脂酸、11-二十碳烯酸、花生酸、10,13-二十碳二烯酸、山酸等脂肪酸。吴皓(13)等在对半夏醇提取物的分离提取过程中得到的水溶性成分主要是琥珀酸、棕榈酸等有机酸。
李先端(14)等利用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发现半夏中含有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十六种氨基酸,其中七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陶宗晋(15)从半夏的鲜汁中分离的分子量为44000的半夏蛋白,该蛋白不仅能凝集红细胞,还能凝集其他类型的细胞。
:Al,Fe,Ca,Mg,K,Na,Ti,Mn,P等。国内外文献也曾报道半夏含有Pb,Cu,Zn等元素。
何萍(16)等从半夏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5个萜类化合物,其中环阿尔廷醇为首次从该属类植物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2 药理作用
:半夏中生物碱能抑制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生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的煎剂静脉注射,对猫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的咳嗽均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的镇咳作用接近可待因1mg/kg(17)。
:大鼠腹腔注射半夏水煎剂可明显抑制毛果芸香碱对唾液的分泌作用(18)。以生半夏和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而生半夏未见明显作用。邹积隆等研究表明半夏贮存时间越长,祛痰作用越强。
、催吐:制半夏能激活迷走神经传出活动而具有镇吐作用,生半夏则能“戟人喉”“令人吐”。半夏能延长硫酸铜致犬呕吐的潜伏期或不发生呕吐,能拮抗皮下注射盐酸去水吗啡犬的呕吐,此作用不受川乌的影响。
: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具有抗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消炎痛性溃疡及应激性溃疡的作用(19)。
半夏的药用开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