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现状、成因及侦查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在系列侵财类案件中盗窃机动车的案件越来越突出。成为侵害公民财产的一大毒瘤。因此,加强盗窃机动车案件的侦查,严厉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活动,已成为侦破侵财类案件侦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盗窃机动车现状成因特点侦查对策
一、盗窃机动车案件的含义
机动车,是指具有机械性能力驱动,在道路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早期的机动车是指摩托车,因为摩托车是人们最早使用于生活、生产等社会活动,数量最多、用途最广、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涉车犯罪,特指盗窃、抢劫、销赃机动车的犯罪案件。在盗窃机动车辆案件中,又大体分为盗窃汽车案件和盗窃摩托车案件。
二、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
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日益普及,汽车等交通工具成为犯罪对象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偷开、盗窃汽车的现象更为突出。据1998年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300万辆汽车被盗。法国1987年被盗汽车20万辆,1992年增至近30万辆。而我国1993年对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八市统计,共盗窃机动车辆20706辆。但目前,盗窃汽车还在急剧上升。据2004年的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每年被盗汽车数量多达几千万辆。目前汽车失窃案发最多的是美国,每年有150万辆,即每隔20秒就有一辆车被盗;香港每年也有4000辆高级轿车失窃。从国内情况看,近几年盗窃机动车案件也是不断增多的,目前全均每天被盗300多辆。仅2004年一年,北京市被盗机动车就达7000余辆,约占全市机动车总数的5%。被盗车辆多为桑塔纳、捷达王、微型面包车等。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每天都要接到10余件机动车被盗的警情;广东东莞市机动车被盗案件也超过了7000多次,机动车失窃案占全年整个刑事案件的36%,经济损失约2亿元;而上海的形势也不容乐观,2005年一年机动车被盗案件已达到4000多起。随着近几年私家车的普及,汽车被盗案总体都呈上升趋势。汽车被盗案,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关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原因
1、机动车数量的剧增。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购买力明显增强,数量庞大的机动车客观上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作案目标。
2、机动车停放管理混乱。在鹤山市2011年1至5月份被盗的机动车当中,90%是停放在路边无人管理的路边、小区、空地。
3、机动车车主防盗意识落后。有相当一部分车主,特别是旧车的车主认为:偷车贼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所以对车辆防盗的意识差,夜间车辆乱停乱放,极少车有防盗装置,锁车仅仅靠车门上的锁,这些都为盗车嫌疑人实施作案提供了便利条件。
4、机动车防盗方法简单。被盗车当中,部分车辆使用了电子报警装置。由于电子防盗锁投放市场的时间较长,而该产品的防盗技术水平在近几年内却没有提高,而盗车贼对这种电子锁的结构和拆除方法已了如指掌,因此就造成了使用这种电子锁的汽车出现屡屡被盗的现象。
另外主观方面,机动车盗窃案件易于销赃是其多发的诱因;对机动车盗窃案件的打击不力则是这类案件高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特点
(一)大多有预谋活动,作案时间短,逃离现场快
盗窃机动车的犯罪行为人大多了解机动车的内部
浅析盗窃机动车案件的现状、成因及侦查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