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庄子带领弟子出游,行至山中,遇
见伐木工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
那棵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了无
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
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哲理故事•条件、环境与结局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
被杀,成器而得以延留。倘若伐木工要专寻特型树
呢?那么直树反而不中意。鹅主人若是喜静而怕噪
呢?当时砧板伺候的,只怕是会报警的鹅了。
温馨提示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总
之,条件不同,环境不同,结局也就不同。
真题体验
1.(2009·全国Ⅰ)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
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
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长大
后,跟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
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恰
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
体验与探究
小芹
①
小二黑
②
她
③
小二黑
④
付的办法。把怎样装神弄鬼的事从头
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解析这段语言材料中有两名女性,“她”一词的使
用不当会引起指代不明。
答案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改为
“小芹”,⑦改为“她”。
她
⑤
她
⑥
小芹娘
⑦
2.(2009·全国Ⅱ)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
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
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觉得儿子合图还
不懂事,把家托付给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
然而他刚要离开, 突然跳下椅子, 吹灭桌
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的腿,
在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 要是不回来,
管这个家!”
苏泽广
①
他
②
他
③
合图
④
他
⑤
你
⑥
我
⑦
解析因为第一句有“苏泽广”,所以,①处的“苏
泽广”多余;③处前面有个“他”,所以要把③处的
“他”改为“合图”,以示区分;因为③处是“合
图”,所以④处的“合图”无必要;⑤处以示区分,
应换为“苏泽广”或“父亲”。
答案①删除或者改为“他”,③改为“合图”,
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者“父
亲”。
3.(2009·全国Ⅰ)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
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
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
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
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
殊的天赋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⑥代
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解析先将这几个句子分成小组,③和⑥关系紧密,
②④⑤关系紧密,根据②句中的代词“它的”和④句
中的指示性代词“这种”确定,这三句的顺序应为⑤
②④,其中③⑥与前面衔接紧密,①句放在最后,和后
面的“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衔接紧密。横线之
间的标点也有明显的提示作用,故要选B项。
答案 B
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高考侧重考查考生能删
掉赘余的语句,能消除歧义。
“连贯”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
力,“连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
自然顺畅。表达连贯要求话题要一致,叙述角度要一
致,内容要照应,情境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言要和
谐,顺序要合理。
“得体”中的“符合语境要求”,即根据表达对象、
场合、目的及表达方式正确使用语言;语体包括口语
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又有政论语体、文学
语体、科技语体和应用语体等。不同的语体,语言要
求不尽相同,表达也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微信公众号常见问题解答PPT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