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寒雨梦中人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就让我想起很多很多年前, 曾经有个人在书店里翻开一本诗词选,然后在我旁边随性读了一句: "无论去与留俱是梦中人". 过了这么多年, 我依然还记得这句诗, 和那个在我耳边读这句诗的人.
公元671年,王勃选择了离开。“无论去与留,俱是梦中人。”似乎一语成谶,在旷世杰作《滕王阁序》的灵光四射之后,他在海南坠水受惊而亡。这是王勃送别知己薛华时所吟, 他对薛华说...你我二人,不论谁离开,谁留下,彼此都会思念成梦的。这是我见过对知己倾诉的最好的诗句.
人生中,几番寒雨过后, 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梦中人, 是否面目已经模糊?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路,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2 蒿棘居------傲笑红尘居所
认识傲笑红尘, 是从<圣石传说>开始的. 他那个凝水成冰的功夫, 还有他的坚毅正直…….伍佰在这部电影的片尾曲<稀微的风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不愿说孤傲的情话穿着战袍狂妄的花……身迷离声愤慨贼寇敢来.
霹雳长长的剧集里,有那么多真正身穿战袍的人物, 而傲笑并没有一件属于他的战袍. 可我依然觉得他每一次的出现, 都仿佛身穿战袍, 严阵以待, 或许是因为他的人生就仿佛是不断地用自己的坚强正直, 不顾一切地撞向那些人世的尖酸刻薄, “坚强正直”正是他抵挡这人世一切寒冷摧折的战袍, 旗帜鲜明, 毫无畏惧,倔强勇敢.
他那种充满傻气的倔强, 常常让人失笑, 却也让人敬佩. 这世间还有谁能像他一样历经风雨, 依然不改初衷? 窗外的狂风暴雨, 这个人却一意孤行的不愿避一避.,任那风雨打湿衣襟, 掩住来路. 我从没见他屈服过, 他那股倔强的天真, 让那些不懂他的人嘲笑, 让懂他的人欢喜.
蒿棘居, 这是个没有任何诗意的名字, 我却偏要在这个所谓”诗情画意”的贴里写一写它. 在一个长满蒿草与荆棘的地方,住着一个叫傲笑红尘的人, 这幅画面虽然没有诗情画意, 却依然可堪入画. 为什么? 因为只有傻得天真的人, 才会选择在荆棘满布的路上赤足前行. 每一步都结结实实地踏在尖利的刺上, 刺痛他的身体, 刺穿他对人世的幻想, 却在他的心底开出纯白色的花朵, 毫无悔意. 到底是一个倔强天真到什么样的人, 才能在这样荆棘满布的路上走得那样长, 又那样久? 那些流出的血, 开出的花, 是他对这人世的深切体悟. 他选择用这样痛苦折磨的方式去体悟人世的辛酸, 血染荆棘,却收获花朵.
一个人感悟人生的程度, 恰恰和他所受痛苦的程度成正比. 没有经历彻骨的寒冷, 怎能明白早春的温暖? 没有经历最痛苦的时刻, 又如何得知人生的玄妙? 所以, 霹雳给他起名”傲笑红尘”不是没有道理, 他是在荒草与荆棘中赤足踩出道路的人, 却依然不改初衷……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傲笑红尘.
3 惜夫人
记住略城城主夫人有两个原因. 第一, 她的名字惜夫人, 在历史上有个”息夫人”. 第二, 她抱着枕头去找当初的城主,私定终身.
历史上但凡长得美些的女人, 一般都是些惨烈的人生, 逃不过艰难的命运. 息夫人也如此. 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因嫁于息国(今河南息县)又称息妫,后楚文王以武力得之。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脸似桃花又称为“桃花夫人”。听着霹雳里的惜夫人吟着那句“纵有东风十里暖,更飞天下一片寒”的时候, 就知道她的命运难免曲折. 她和一页书谈玄说妙的时候, 固然是机智的; 但最终饮恨而忘时, 那些机智和豁达都没能给她一个明心见性的彻悟. 或许是因为, 属于尘世的机智, 永远无法萃取成超脱的智慧. 所以那些属于尘土的,终要归于尘土……
《西厢记》里,红娘抱着枕头送崔莺莺与张生,“鸳鸯枕,翡翠衾,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弓鞋凤头窄,云鬓坠金钗。”鸳鸯枕是什么样的枕头?枕头套上绣着一对鸳鸯,还是绣着鸳鸯的一对枕头,或者,是那种很长很长的双人枕头?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个所谓鸳鸯枕,就是给鸳鸯枕着的,要两个人同时用的。一个人枕,那叫作孤枕难眠。
城门上月光如水,远处溪边的栀子花泛着甜味. 抱着枕头去投靠情人的惜夫, 带着对爱情的憧憬, 推开那扇城门. 她知道, 那扇门后, 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将来的亡夫丧子, 最终的饮恨而亡……也都在那扇门后.
感旧不言常掩泪,回看春风一面花.
一枕黄粱,枕过数十寒暑, 青丝枕成白发……..如今, 米已熟,梦醒否?
4 一往情径
5 暮成雪
暮成雪,当她不顾一切为超轶主报仇, 不惜牺牲自己时, 就注定我今天要为她写上一篇.
看了霹雳那么久,从来没出现过一个像暮成雪这样的女人. 她太过骄傲, 又太过深情,,以至于她没能及时读懂超轶主不得已的苦衷和暗藏的心事,
霹雳布袋戏人物与地名--中国古典文化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