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跃新 MD
一概述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合膜炎、Koplik斑和全身性斑丘疹
麻疹病毒
属副黏液病毒,无亚型,仅一种抗原型。
麻疹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存在于患者前驱期和出疹期的眼结膜、鼻、咽、气管等分泌物中。
鼻、咽短期繁殖
病毒局部黏膜血流远处器官单核
眼结膜(第一次) 巨噬细胞系统
潜伏期
大量繁殖局部症状
血流
(第二次)
前驱期全身症状
二、发病机制
典型麻疹
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可短至1周),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三、临床表现
表现分三期
三、临床表现
1、前驱期(发病至出疹,3~5日)
发热(低、中、高热);
伴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喷嚏、流涕、流泪、畏光和眼结膜充血等,日渐加重;
可有精神不振、厌食、恶心、呕吐或腹泻等
可有肺部干罗音
麻疹颊黏膜斑(Koplik斑)持续2-3天,(有早期诊断意义)
Koplik’s spots (麻疹黏膜斑)
时间:发疹前24 ~ 48小时出现
位置: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以后累及整个颊部
形态: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晕
发展: 1天内很快增多,持续2~3天,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于发热第3~4天开始出现皮疹,病程进入出疹期;
从耳后、发际等处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很快按上下顺序出现在面部、躯干,3~5天内遍及四肢、手掌和足底;
体温仍达40℃,这段时间毒血症状最重,出疹3~5天后,病程进入恢复期
三、临床表现
麻疹200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