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存·生活
大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光映
电话:**********
E-mail:dlzhangguangying@
第五讲激励、惩罚中的爱
一、教育激励和教育惩罚的涵义
二、几种主要的教育激励模式
三、教育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四、教育激励的主要方法
五、教育激励的艺术技巧
六、惩罚教育的功能和注意事项
一、教育激励和教育惩罚的涵义
“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当校长时,见一男生拿砖头要打另一同学,陶行知前去制止,并令其四点钟到校长办公室。该生诚惶诚恐,四点之前赶到陶校长办公室,等待着校长的严厉批评。陶行知正巧因处理一件事迟到了一会儿,他赶到办公室后请该生坐下,该生不好意思,等待着“暴风雨”的到来。然而,陶行知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糖说:“给!这是奖励你的。”学生莫名其妙。“我一到场,你马上停止,说明你心中有师长,尊重师长,所以要奖励你。”接着又拿出第二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你遵守时间,时间观念很强。”接着又拿出第三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据我了解,你打他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此时该生已内疚得热泪盈眶:“校长,我错了,不管怎样他也是我的同学,我不该拿砖头打他。”陶行知微笑着说:“你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奖励你一块糖。”
这个故事,令人折服的是陶的教育艺术背后的理念,他是瞪大眼睛寻找优点的人,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都能看到闪光的东西,然后点燃这个闪光点,使之成为闪光的一面,成为牢固的品质。激励性原则的本质就在于寻找亮点,发展亮点,永远使学生感觉到我是好学生,我是优秀学生,我有优秀的品质,我有无限的潜能。让学生过有希望的生活,过向希望奋进的生活。
陶的“激励”教育法是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对有某种缺点的学生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而是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某些优点,然后给予鼓励。
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会学生做
人,做高尚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学校的重要使
命是陶冶性情,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
1、教育激励的涵义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教育或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
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
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
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
轨道和方向前进。
2、教育惩罚的涵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
教育惩罚是指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体罚是指使学生身体遭受痛苦并损害其身心健康的惩罚。
一是程度不同。惩罚引起不愉快感,而体罚引起身体上的痛苦。
二是手段不同。惩罚是以对事物或活动的否定、限制、剥夺等可接受性的方式和方法,来达到受罚者行为的可能变化。而体罚则是采取击打或者限制身体自由等强制性的手段,来使受罚者达到行为的可能变化。
三是影响不同。惩罚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的职业权利之一,造成的是受罚者行为的变化,甚至心灵的可能转变。而体罚虽然可能引起受罚者行为的改变或限制,但对学生的身心却造成了伤害,是一种违法行为。
第五讲 激励、惩罚教育中的爱教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