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运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运用.doc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运用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激励教育在如此多样的教育理念中, 有着其它教育理念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所以, 我认为小学生思想教育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并举。一、激励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学家 史金勒经过动物实验证明: 因好的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 其学习速度快, 持续力更久。这个实验对人类同样适用, 可见激励教育的重要性。激励教育要求我们发现并善于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当老师发现了一个学生的闪光点, 就要给一句赞美的话语, 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他期待着更多的赞美。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所能发挥的潜力只是其能力的 20% ~ 30% , 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 3~4 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激励的存在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而言,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一个好学生, 希望自己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自己是好孩子的想法,在奖赏、激励、尊重、信任等正面情绪影响下,孩子会学会感激他人、尊重他人。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只有优点而没有缺点, 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但我们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去纠正学生的错误, 我们要相信, 并不只有表扬和赞美才是尊重, 也并只有表扬和赞美才能给学生带来自信, 正确的惩罚和批评方法也能让学生改正缺点的同时,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和喜爱的。不能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小题大作, 任意辱骂, 肆意动手, 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无限扩大, 不要让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自己是坏孩子的想法。在轻视、谴责等负面情绪影响下, 孩子也只能学会不尊重他人。现在学生中出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偏科, 当你问这些学生为什么有些课程学得好而有些课程学得不好时, 大多数情况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答案, 那就是学生喜欢哪个老师, 那个课程就会好一些, 而老师相应的也会更加喜欢这个学生, 而这种喜欢往往是因为学生认真听课, 成绩优异而得到的老师的一种肯定, 老师应该不会在全班的学生面前说我比较喜欢哪个学生,比较讨厌哪个学生这样的话,但是却能从肢体、语言、动作、眼神、表情等方面看出来老师对哪个学生更加重视,更加喜爱。实际上, 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激励教育。二、惩罚教育的必要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在提倡表扬、奖励的同时,不应该忽略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现在家里多数都是独生子或独生女, 家长舍不得批评, 舍不得惩罚, 都当宝贝一样,放在手里怕碎,放在嘴里怕化,对孩子是有功必赏,有错不究。而在学校, 也因为对一些观点的错误认识致使许多老师不敢批评学生, 不去惩罚学生。曾经听过一个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有一个朋友在他们班老师面前特猖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无法得到, 怎么能传道、授业、解惑呢?但并不是说不计后果, 没有方法地去惩罚学生。惩罚的前提是“爱”, 而不是“气”, 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以爱为前提, 发自内心深处爱学生, 关心学生, 为他好, 自然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教育他, 在惩罚他时,

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运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