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退热药物的类型的选择课件.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退热药物 类型及选择
为何发热?
自然防御反应
机体重要信号
吞噬细胞活性增强
抑制病原体繁殖
机体合成增加
退热时机
A
C
高热及超高热者
(>39℃)
B
-39℃
伴有全身不适者
D
发热伴全身中毒症状者
体温大于38℃
既往有惊厥病史
退热药物
(扑热息痛)
代表药: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对乙酰氨基酚栓
抑制环氧化酶
选择性抑制下丘脑调节中枢
外周血管扩张
出汗
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
作用特点:
起效快、作用强、安全
WHO推荐的大于2个月婴儿和儿童退热的首选用药
30min内起效
控制时间较短,约2-4小时
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不良反应少,偶尔引起胃肠道反应,极少引起过敏、粒缺,长期大量使用会损害肝肾功能
(异丁苯丙酸)

代表药物:美林、甜倩、布洛芬栓
作用机制:
增加散热
体温中枢调控点下移
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
抑制肿瘤坏死因子释放
刺激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雌激素
01
02
对于39℃以上高热,比对乙酰氨基酚好
作用平稳且持久(6-8H)
相对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
03
04
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情况下偶见
可逆性肾损伤
过量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癫痫
中枢系统影响
05
一般用于
3岁以上患儿
建议
药物特点

(赖氨酸+阿司匹林) 毒性
具有解热、阵痛、消炎的作用
肌肉注射。可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小儿退热药物的类型的选择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21568027
  • 文件大小6.45 MB
  • 时间2018-05-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