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周法律制度.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学习要求:掌握西周法制的指导思想、礼与刑的关系、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一些重要问题。
一、西周的立法思想
二、西周的立法概况
三、西周的民事法制
四、西周的司法制度
陕西岐山周原遗址
陕西骊山烽火台遗迹址
一、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天命靡常,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天命不可转移→天命转移给有“德”者→敬天落实到保民
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
惟命不于常。(《康诰》)
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召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二)明德慎罚
“德”运用于法制便是“明德慎罚”。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慎罚是明德的具体落实,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区别情况定罪量刑的刑法适用原则。
刑罚适用的原则
(1)矜老恤幼原则。
(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
《尚书·康诰》:“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3)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
(4)罪不相及原则
(三)刑罚世轻世重(“三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周礼·秋官·大司寇》
“昔周之法,建三典以刑邦邦用中典;三曰:刑乱邦用重典。五刑,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凡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龀:儿童换牙。指七、八岁年龄)
——《汉书·刑法志》
二、立法活动
(一)九刑
《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九刑有三种含意
(二)吕刑
(1)制定背景
(2)主要内容:①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②赎刑是其核心内容;
(三)周礼
1、何谓礼?


周公
《礼记·明堂位》: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后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传》

西周法律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