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 日期: 年月日
审核: 日期: 年月日
编制: 日期: 年月日
本次工程全线塔型式为自立式铁塔,有7种塔型,即:ZM4 直线塔, JG1 、JG2 、JG3、JGU3、JGU1、ZGU3为转角塔,新建铁塔45基。根据地形地质情况以及塔型和基础受力特点,设计采用灌注桩及阶梯型、板式基础;在立塔时我们根据现场情况主要采用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及小抱杆零吊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抱杆时采用规格为450×450及 350×350抱杆,对于塔位附近有障碍物,不能打拉线的地方,可以采用小抱杆零吊的办法进行铁塔组立。对不同铁塔的类型、尺寸和重量,而进行分片或分单腿吊装。边线横担可以组成整体,利用已装好的上横担进行吊装。
,严格按设计图纸中的要求验收。
(除注明外)不得小于被焊件的最小厚度,焊接件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材质强度性能相对应。所有要求热浸镀焊接构件都必须全封闭焊接。
。
《电力金具产品样本》的金具零件。
:
直线杆:装在统—方向。
耐张及转角杆:装在双杆外侧。
三联杆:装在跳线横担的反侧。
铁塔:具体见铁塔结构加工安装统一要求。
,以保证其架线后不向内角侧倾斜;转角及终端杆取表所列预偏值为宜(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对调整)。
线路转角范围α
杆组立后预偏值(毫米)
转角杆(杆顶值)
终端杆
00<α≤300
200
300
(杆顶)
300<α≤600
250
600<α≤900
300
,使横担在挂线前能向上预偏,悬臂端部向上的预偏值一般以1/100悬臂长为宜。
(地)线荷重吊装办法施工。
、转角及终端杆塔(包括三联杆)导地线紧线前,在挂线点附近均应打好顺线方向的临时平衡拉线,,紧线顺序为先紧中相再紧边相,或按组装图中要求顺序进行。施工时牵引绳对地夹角小于200。
,核对图纸,检查螺栓实际穿过构件的总厚度有无改变,改变程度是否影响螺栓规格的使用。在架导聪前螺栓必须按要求进行紧固,架线后再全面复紧—遍,每次螺栓的紧固力矩不应小于下表值,并检查图纸要求的双帽螺栓是否装齐并紧固,螺柱的扭矩如下表:
螺栓规格
M12
M16
M20
M24
-cm
4000
8000
10000
20000
-cm
5000
12000
17000
30000
分片重量不超过抱杆的允许最大承载能力及最大起吊高度;
铁塔分片的可能性,如考虑铁塔主材的接头,分片后能否组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安装作业的方便和安全。
牵引钢绳在构件上的绑扎位置,一定要在构件重心以上。绑扎完毕后,牵引绳一定要位于构件的结构中心线上,以防止构件在起吊过程中产生倾覆、歪斜等现象。在绑扎时构件是否需要补强,应经过计算或试验确定。
静张力的计算
在施工中必须事先根据铁塔的最重构件及抱杆的重量进行测算,当抱杆为竖直状态时,设攀根绳对地夹角为ω,其受力分析(见图)。
根据图中数据由正弦定理得出:
F/sinβ1=T/sin(90+ω)=G/sin[90-(ω+β1)]
即:F/sinβ1=T/cosω=G/cos(ω+β1)
式中:F—攀根绳的静张力,kN;
T—起吊绳的静张力, kN;
G—被吊构件的重力,kN;
β1——起吊绳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º)
B—已组塔段上端的塔身宽度,m;
X—已组塔段上端至被吊构件间的水平距离,m;
L1——抱杆露出已组塔段的垂直高度,m。
由上式得出攀根绳受力的计算式为
F=[ sinβ1/ cos(ω+β1)]G
,应拉紧下部的调整大绳,并放松上部调整大绳,使构件平稳起立。起吊构件的吊点位置,应选在起吊塔件两侧主材的节点处,相互对称,并在构件重心以上。起吊绳应在塔片的下面绑扎,以使就位后起吊绳在塔身内侧。根据吊件的形状和稳定性,确定吊件是否需要在吊点处进行补强,一般横向较宽较长的吊件,如塔身较宽的塔片或横担以及塔料较小的塔片,可采用以下两种补强方法,防止构件在起吊过程中变形和折弯。
两点水平绑扎起吊时,可在绑扎位置进行补强,使用补强木或钢管与构件绑扎,绑扎钢绳与起吊绳用U形环联结并绑死,不得窜动。
多点绑扎起吊时,视情况一般可不需进行补强,直接靠绑扎位置来调整构
110kV河田至河口送电线路工程立塔作业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