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沈重
学习目标一:认识本课生字词,为生字注音,划出本课的四字词语
庙(miào) 务(wù) 葛(gě) 吼(hǒu)
腔(qiāng) 崎(qí) 岖(qū) 尸(shī)
斩(zhǎn) 坠(zhuì) 雹(báo) 仇(chóu)
恨(hèn) 眺(tiào) 寇(kòu) 抡(lūn)
绷(běng) 嗖(sōu)
满腔怒火全神贯注横七竖八悬崖绝壁
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
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学习目标二:快速默读课文,为课文分段,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2):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讲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峰顶,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6~9):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从课文概括的主要内容来看,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
学习目标三: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齐读课文第一部分,想想七连六班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从“集中兵力”和“大举进攻”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人数众多。而六班只有五位战士,说明敌众我寡,敌我力量悬殊。
齐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
从描写五位战士的语句中可看出他们对待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无比仇恨,决心消灭敌人
经过此番对战后,敌人的伤亡程度如何?
从“横七竖八”和“许多”可看出敌人伤亡惨重
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问题: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坨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班长马宝玉在什么情况下作出把敌人引上绝路的决定?为什么他会作出这个决定?
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了不暴露群众和连队转移的路线,担心敌人尾随而来,导致群众和主力部队重新陷入危险境地
狼牙山五壮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