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的传说
白城档案信息资源网 2010-1-14
白城,简称白,俗名白城子。曾名查干浩特,为蒙语音译,意为白色的城。这个名字大约是从五六百年前叫起的。关于“白城子”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传说在六七百年前,辽阔的科尔沁草原水草丰盛,牛羊肥壮。有一年冬天,突然暴风雪漫天而来,牧民们没有准备,一时不知所措,拼命吆喝着被暴风雪吹得东奔西逃的牛羊。然而,风雪越来越大,又冻又饿的牧民和家畜眼看就要被暴风雪吞没了。就在这时,牧民们发现附近的高岗处突然出现一座雪城,他们赶紧把牲畜赶了进去。暴风雪过去了,人畜由于躲在雪城内才幸免于难。蒙古族牧民为感其灵异可敬,遂立“敖包”于其上。这地方便是如今白城市内的北大岗子。从那以后,凡是来此地放牧的人,都要到此焚香叩拜,称这个地方为“查干浩特”。
关于“白城子”的由来,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故事。传说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当年曾率领军队打这座城,围攻数月不破。后来岳飞发现当地有一种白色的鸟,像鸽子那么大,巢筑在城内,白天飞出觅食,傍晚飞回城里。他请教当地的牧民,想出了一个奇特的攻城办法:命令兵士抓了成千上万只白鸟,把涂满硫磺的棉花、麻绳等绑在白鸟的脚上,点燃之后把鸟一齐放出去,这些鸟拖着火焰纷纷飞回城内自己的巢穴,没过多久便使整个土城变成一片火海。岳飞一声令下,兵士们趁乱攻人城内。后来,人们把这座土城叫
“白城子”,是白鸟帮助破城之意。
白城的由来还有其他几种说法,因为这里都用白碱土抹墙壁和屋顶,所以房屋和街路多是灰白色,特别是每当朝阳升起或夕阳余晖将尽之际,远望街市,都辉映在一片银白色之中,故而称其为“白城子”。又说现在市内的北大岗子上,早年曾有过一个大车店,为了招揽生意,掌柜的让人用白土粉刷房屋和院墙,远远望去就象一座白色的城堡。渐渐人们就称此地为“白城子”了。也有人说,靖安县尚未修筑县衙署时,城外四周曾有土岗,传说是辽时肇州遗址,当地人呼此为“白城子”。有书载,很早以前,这里曾有一个周长160丈的白色土城,城墙的墙基上都抹有白土,蒙语称“查干浩特”,译成汉语,也就是“白城子”。
客房遗留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