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文化导论》练习题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社会公德等非法律规范相比,其最特别之处在于
,在欧洲传统中,诞生了可预见性原则和公共参与行政决定原则,在中国,行政法学称之为:
B. 合理性原则
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
4.《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
A. 举轻以明重 B. 举轻以明轻
C. 举重以明轻 D. 举重以明重
,在进行经济交流时,我国民众往往更重视
,西方的法在中国古代的对应物是
A.《书经》所称的“法”
9 .设立于明代的廷杖制度,执行廷杖的是
,律师在中国的身份是
11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普通诉讼程序上实行
《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
14 . 1980年代后,对于法律的实质及功能学术界出现了新界定,认为应当摒弃把法看成仅仅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观念,同时还应摈弃
A、法要调解与保障多元化利益的观念
B法律具有政治与社会的双重职能的观念
C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的观念
D重义务轻权利、重“官”轻“民”、重国家轻个人的观念
二、多选题
15 .人类存在的旨在影响社会行为、规制社会的规范,包括
16 .关于公司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公司律》
,最早的存在形式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7 . 法律文化由下列要素构成:
18.《大清现行刑律》的立法变化体现之一是废除了一些传统刑罚,具体而言,不包括以下几种
三、简述
19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商法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
。
练习题(二)
一、单选题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故意犯罪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最终确定的农田承包合同的有效期为
,关于刑罚的首要目的是
(威慑潜在的犯罪分子)
、汉景帝的刑制改革没有涉及的肉刑是
《民法通则》的规定,一般诉讼时效是
7.《六法全书》立法的主导思想
A.《大清现行刑律》 B.《中华民国刑法》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
,资政院仅用三天时间便颁布了
A.《十九信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宣示预备立宪谕》 D.《资政院院章》
中国法律文化导论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