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过程控制——SPC
ISO/TS 16949:2002技术规范培训
五本参考手册之一
本课程目录
一、什么是SPC?
二、控制图的目的
三、 SPC与TS16949:2002的关系
四、部分概念
五、两种过程模型和控制策略
六、变差
七、控制图的分类
八、控制图制作
九、控制图判稳准则
十、过程能力计算
十一、P控制图
一、什么是SPC
统计过程控制SPC是statistics process control的字母简写,使用诸如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及其输出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统计控制状态从而提高过程能力。
注:这里统计技术泛指任何可以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以控制图理论为主。
二、控制图的目的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长期过程能力研究
判稳
预防
三、SPC与TS16949:2002的关系
生产和服务提供
--组织必须策划并执行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包括:
………
控制计划
--在过程变得不稳定或从统计的角度不具备能力时启动规定的反应计划
作业准备的验证
--适用时组织应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
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每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得出的结果中出现的变差,应进行统计研究
SPC与TS16949:2002的关系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应包括在控制计划中
基础统计概念知识
--整个组织应理解和使用基础统计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
-- 组织应对所有新的制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其过程能力.
--,反应计划应包括对产品的限制和100%检验,为保证过程变得稳定和有能力,组织随后应完成明确进度和责任要求的纠正措施
制造过程的改进
--关注于产品特性及制造过程参数变差的控制和减少
--持续改进是当制造过程有能力并稳定或当产品特性可预测并满足客户要求时实施
SPC与TS16949:2002的关系
ISO/TS16949:2002的目的
本技术规范的目的在于在供应链中提供持续改进、加强缺陷预防和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
本技术规范与适当的顾客要求相配合,定义了签署这项文件的组织的基本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技术规范是为了避免多重认证,并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服务件生产的组织,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共同方法。
母体:又叫总体,它是指在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叫个体。
抽样:就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活动的过程。
随机抽样:就是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产品)具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的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
样本:也叫“子样”,它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一部分个体(产品)。
样本容量: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目,一般叫样本大小或样本容量。用n表示。
抽样频率:单位时间抽样次数的多少。
均值X:一个子组内数值的平均值
中位数X:一个子组内数值的中位数
极差R:一个子组内样本或总体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标准差σ: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统计抽样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
一般用极差估算标准差:R/d2
~
^
S
n
2
3
4
5
6
7
8
9
10
d2
SPC-培训PPT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