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变一变,效果更精彩
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让牛很费劲地够着吃,不免感到奇怪。于是游人上前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料放在地上,让牛自由自在地吃呢?”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牛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把草料放到让牛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牛就会努力地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教学之余的闲暇时间,信手翻书,我看到了这位农夫的养牛之道,不禁拍案叫绝,并由此想到了班级管理。这位农夫的“养牛之道”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聪明的农夫摸透了牛的脾气秉性,掌握了牛的饮食习惯,在饲养过程中他打破了传统的饲养方法,坚持以牛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牛的“兴趣爱好”。在这种科学的饲养方式下,即使是草质不好的饲料也能让牛吃得津津有味,“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养牛如此,育人更是如此。
反思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高高在上,在“为学生好”的理由下,对犯错误的学生任意训斥,勒令学生限期改正缺点。在师道尊严下,学生或者忍气吞声地违心接受,或者阳奉阴违地当面认错,背后依然我行我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方法,难以让学生心服口服,也就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其实在教育中合理地运用“养牛之道”,把教育方法变一变,教育效果会更精彩。
坐下来,听学生说
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总有他犯错误的道理。作为教师,我们先不要急于责备、训斥学生,而应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先听听学生怎么说,等弄清楚问题的真相后再批评教育学生也不迟。
周晓霞连续两天上课迟到,联想到她这段时间作业不能按时交,上课经常魂不守舍,成绩也在不断下滑……我把找到了办公室,找了把椅子,让她坐到了我办公桌的对面。等她稍微平静一点后,我和颜悦色地对她说:“周晓霞,这段时间是不是有需要老师帮忙的地方?”她睁大了眼惊讶地问:“老师,您不是要批评我吗?”我笑着对她说:“老师找你,只是想了解一些具体情况。你能把老师当成朋友,和我谈谈具体原因吗?”孩子懂事,但是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看到这种情况,我找到了她的妈妈了解了情况。在和家长沟通中我知道因为妈妈生了二胎就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周小霞了,但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她的妈妈爸爸表示从今后多腾出点时间去监管一下这个大的孩子,爸爸也说会帮助她妈妈分担一些的。从那后孩子很少迟到过,作业家长也看管上了。
看到孩子灿烂如花的笑脸,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她,如果那样做的话,会让她原本沉重的心灵更加沉重,很有可能会让她一蹶不振。
站起来,和家长说
班主任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和家长交流接触,对待家长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在家长来访时,我们要热情接待,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生活情况、综合表现,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给家长打电话时,我们不妨站起来和家长说,要知道在电话里,家长同样能够听出你的热情。
徐博很调皮,经常和同学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听说徐博的爸爸也是一个社会混混。对这样的一个调皮学生,一味地批评教育是不管用的,因为他已经是什么阵势都不怕了。我接手这名学生后,决定换个方式进行教育。于是,我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和他接触,尽力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
方法变一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