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瓜病害.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瓜病害
黄瓜霜霉病黄瓜菌核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绵疫病
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叶斑病
黄瓜枯萎病黄瓜黄叶病
黄瓜炭疽病
黄瓜灰霉病
黄瓜疫病
黄瓜蔓枯病
黄瓜猝倒病
黄瓜根结线虫病
黄瓜病毒病
黄瓜霜霉病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染病初呈褪绿色不规则小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导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黄瓜霜霉病发病严重时的田间症状
黄瓜霜霉病叶片背面受害状况
黄瓜霜霉病叶片正面受害状况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这是防洽黄瓜霜霉病的根本途径。各地应因地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系列黄瓜品种和中农系列黄瓜品种。
。(1)培育无病壮苗       苗床应与生产地隔离,施足有机肥,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使幼苗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     (2)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或采用深沟高畦栽培     前期要适当控制浇生长水,加强中耕。结瓜后要注意防止田间渍水,切忌大水漫灌。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要注意通风透光,降温排湿;深翻土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出于生长后期植株长势明冠减弱,植株体内的氮糖含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最易发生霜霉病,可叶面喷施氮糖液补充营养。氮糖液可用白糖、尿素、水按l::l 00的比例配制,每隔5天喷1次,连喷5次;清洁田园,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田间 病残体并烧毁,在生长季节,如发观病叶也要立即摘除并集中处理。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3)药剂防治:①苗期和定植缓苗后应各喷1次保护性杀菌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②特别注意在黄瓜开花初期及采收盛期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这个时期应经常进行田间调查,发现中心瘸株,立即用药,将其消灭在发病初期。药剂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或72%抗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性,每7~1 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有效制病害。另外还要注意喷药时叶面和叶背要喷洒均匀,做到不漏喷。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和植株中上部叶片要重点喷药保护。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瓜条。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真叶受害,初为水渍状浅绿色后变淡褐色,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易穿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白色黏液。干燥时病部开裂,有白色菌膜。茎及瓜条上的病斑初呈水渍状,近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中部常产生裂纹,潮湿时产生菌脓。果实后期腐烂,有臭味。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正面受害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背面受害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方法
:与非瓜类蔬菜间隔2~3年以上。选播无病种子和种子消毒:设无病留种田或从无病株采种;对买来的种子进行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或40%,或硫酸链霉素100万单位500倍液浸种2小时取出催芽后播种。
:用无菌土育苗栽培;深翻土地,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雨栽培,清洁田园,保护地注意放风排湿。
:移栽前后首选药为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选用下列药剂之一喷洒:硫酸链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新植霉素150~200ppm,50%DT杀菌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1:4:600铜皂液,1:2:300波尔多液,每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每亩用药液量50~70升。
黄瓜白粉病
苗期至结瓜期均可染病,叶片发病重,叶柄、茎次之,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叶片居多,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圆形白色粉状斑,严重时整个叶面都是白粉,后呈灰白色,叶片变黄,质脆,失去光合作用,一般不落叶。叶柄、嫩茎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只是霉斑较小,白粉较少。

黄瓜病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