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生态县建设规划
(2011—2020)
(征求意见稿)
景东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 景东生态县建设规划
项目主持单位:景东县人民政府
项目承办单位:景东县生态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前言
景东县地处滇西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水能和矿产资源,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被誉为是“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种作物广,是云南省粮食、蔗糖、木材、核桃、芒果重点产区。烤烟、林化工、矿电、蚕桑、茶产业以及文化旅游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以“两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及生物多样性优势打响“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银生古城·景东”旅游品牌。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积淀和区位优势,为景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景东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显著成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的会议精神,在新形势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普洱市9县1区整体推进“13111”工程,全力推进“生态普洱、和谐普洱、妙曼普洱”国际品牌的机遇下,景东县成为普洱市加快推进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景东县发展还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经济发展特色行业较单一,产业层次低,产业链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进步滞后于生产方式的进步;经济开发活动的不断扩张,资源的快速消耗,局部生态环境破坏和潜在恶化的危险呈加重趋势,土地、节能、减排等硬约束加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任务艰巨。面对问题与挑战,必须抢抓有利机遇,把握后发优势,努力趋利避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在生态县建设中,谋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景东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 2010年5月,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发布了《2010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云南行动腾冲纲领》,把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由滇西北5州市18个县市扩大到包括普洱在内的滇西南9州市44个县(市、区),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全省前列,积极开展生态州(市)、生态县建设。
2011年5月4日,普洱市委、市政府举行了生态市创建启动仪式,正式启动普洱全市的生态建设示范创建。作为普洱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景东县成立了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生态创建工作。
为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推进,景东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精神和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按照国家环保部《生态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组织编制了《景东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景东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实施“一产富民、二产三产强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改革开放活县“的战略目标,努力把景东建成特色鲜明、生态优越、充满活力的“生态景东”、“文教景东”、“和谐景东”、“魅力景东”、“开放景东”,使之成为连接滇西北城镇群和滇西南城镇群的重要地区性中心城镇和养生城市。通过构建特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环境优美的生态人居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永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到2020年,力争使景东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的考核标准,把景东建设成生态环境优越、人居环境优良的生态县域。《规划》提出了8大建设工程,,建设期为2011年~2020年。项目建设将按照“不断筹备、不断启动、不断建设、不断更新”的原则逐步实施,政府重点支持生态县公共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示范与推广、能力建设等类别的建设项目。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环保厅的指导、普洱市、景东县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对所有指导和帮助本规划编制的领导、专家和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目录
前言 I
第一章总论 1
任务由来 1
编制依据 1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1
技术导则 2
相关规划及技术文件 3
3
规划范围及时限 4
4
4
4
4
4
5
景东生态建设规划-TEEB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