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7
1争论区概况
三亚地处海南岛最南端,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城市。其地理位置为北纬18°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削减了33.51km2,变化率为-231.47%;1976年水风光积仅占总用地面积的4.39%,1976~1996年水风光积增加了53.95km2,1996~2013年削减了63.38km2,1976~2013年整体上呈削减趋势;林地面积在1976~2013年间先削减后增加,整体增加了0.05km2;1976~1996年园地面积削减了20.96km2,变化率为-3.27%,1996~2013年园地面积大幅增加,变化量达236.27km2,变化率为38.14%,因此1976~2013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增加了215.32km2,变化率为25.16%;建设用地面积基数小,1976~1996年增加了91.21km2,变化率高达1610.97%,1996~2013年增加了53.39km2,变化率达55.10%,在1976~2013年间整体增加了144.60km2,变化率最高,达2541.30%。三亚市在1976~2013年间,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变化速度最快,动态度为63.49%;其次是耕地、未利用地、园地、水体,它们的动态度分别为-2.26%、-1.70%、0.84%、-0.29%;林地的总体变化平缓,动态度为0.02%。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是由于三亚市城市规划慢慢成熟以及后期旅游业进展快速,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交通用地和商业用地不断扩大;园地的增长是由于受到三亚当地自然条件及旅游进展的影响,三亚市提倡进展集休闲养生、果园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特色休闲旅游项目,游客对当地果物的需求也逐年递增;在此进程中,加剧了对未利用地和耕地的开发,两者面积削减显著,不断向建设用地、园地转换;水体的削减是由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导致围湖造田,很多水域被填土进展成建设用地;林地几乎无变化,1976~1996年削减,1996~2013年有所增加,这是由三亚市“先进展后治理”的政策所致。
3.2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依据三亚市不同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2)和三亚市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表3),计算得到三亚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状况(表5)。从表5可以看出,三亚市1976~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现慢慢上升的变化趋势,1976年、1996年和2013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356038.57万元、361141.24万元和388124.86万元,2013年比1976年增加了32086.29万元。在争论期间,耕地大面积削减,1976~1996年和1996~2013年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分别达到了2582.68万元和16800.88万元;林地面积变化不大,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仅增加了9.67万元;1976~2013年园地面积扩大,园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55424.44万元;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增加后削减,整体削减了3839.85万元;未利用地价值先削减后增加,整体削减了124.42万元。由于三亚市在1976~2013年间耕地、未利用地向园地转化,而园地所供应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高于耕地,因而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