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方面体现出来。
2. 写生画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教育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3.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A )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2. 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 B )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3.( A )是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写生画、( A )、意愿画和装饰画。
C想象画
,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B )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 A )、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C )。
( A )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9.( C )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A. 2-3岁 --5岁
( )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幼儿在这方面的行为表现为哪几种类型?
1·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及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