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明月何时照我还.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乡思
乡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余干旅舍
唐代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宿洞霄宫 宋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两首诗歌写的都是秋景,但景物基调却不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歌的结尾在艺术技巧上有什么共同点。(4分)
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青枫经霜后叶子变得稀稀落落。孤零零的余干城楼,向着河水的城门已牢牢关闭,一只鸟儿背向人飞向远方。渡口那月亮刚升上来,邻居家出去打渔还没回来。思乡之心正让人伤痛,不知什么地方又传来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的砧声。
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我难以一一游览;秋天的大涤山,引起我无限遐思,更难一一形诸笔端。你看,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我想,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声声点点,是那么的悦耳;有谁,将与我一起,在枕上细细地聆听,联翩浮想?[2]
(1)第一首诗歌景物基调凄清冷寂。作者通过霜叶、孤城、独鸟等意象渲染了凄清冷寂的氛围,描写了一幅萧条冷落的秋景图。第二首诗歌景物基调鲜艳绚丽。作者通过碧涧、红叶、青林、白云,写出了秋山的无限生机,勾画了一幅明丽纯净的秋景图。 (2)两首诗歌结尾都采用疑问的形式,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第一首用捣衣声以动衬静,真切感人地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苦,那凄清的乡愁,那缠绵的苦情弥漫天地间,拂之不去,剪之不断。第二首结尾是作者的想象:雨打芭蕉的声音,谁能在枕上听到呢?这就留下了悬念,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明月何时照我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5-1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