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雷电下九天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雷电和静电有很
多相似之处,如:发声、发光、瞬间即逝等
电极间放电的火花
闪电
富兰克林(1706-1790)
美国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始人之一。
雷电
摩擦起电
借助一只普通的风筝就进入带雷的云区
在风筝的上端固定了一根尖头的金属丝,在风筝的末端绑上一把金属钥匙
电闪雷鸣时,风筝线尾端的麻绳纤维相互排斥地耸立起来
伸手摸向钥匙,结果受到了强烈的电震。
用莱顿瓶收集
雷电也是放电现象
富兰克林实验的意义
富兰克林成功地将天电引入莱顿瓶,还用引下的电做了实验,证明了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相同的
你也可以制造电
防雷知识措施
“你们知道吗,男孩遭雷击概率超过女孩。”
人体都有静电场,静电场所产生的电压越高,越容易遭到雷击,男孩和女孩生理结构存在不同,导致其静电压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男孩静电压1000,高于女孩的800,因此男孩遭雷击概率超过女孩。
问题
1、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电荷?
3、如何使物体带电?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
二、电荷
1、概念:经过摩擦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
们就说这些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
这些电荷静止在物体上,这类现象叫做静电现象。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1)摩擦起电:
互相摩擦的物体因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而发生了电子的转移,一些束缚力差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如: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从而带负电,则毛皮带电;
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从而带正电,则丝绸带电。
负
正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什么电荷,为什么?
,因为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因为毛皮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
,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因为橡胶棒上的一些负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电荷库仑定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