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美术教育》 作者:徐州市贾汪区贾汪中学王训涛
这几年,参加美术专业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以江苏省统考为例,几年内由四五千人,增至二万人左右,而招生计划变化不大,有很多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只是因文化成绩不佳,高考无门,而临阵磨枪,这种看似蓬勃其实却不很正常的美术高考热中,有很多考生处于一种如饥似渴而盲目追求的状态,此时若投错门径,或学错方法,真是误了青春年华。多年来,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高中美术教育不是很系统化,各校使用的教材不够统一,师资力量也不一样,时间安排上差异也较大,在这种不够完善的教育体制下,各种类型的美术高考辅导班,强化班,接踵出现,各种美术高考材料也层出不穷,良莠不齐,在各类辅导班中,有的办学条件较好,教师具备一定素质,有的办学条件则很差,私自招收学生,将个人经验当教科书,对高考情况不了解而远离高考标准,远离美术基础训练,训练要求,很多考生学习片面和表面,并且形成顽固的个人习惯,因而高考专业很难通过,留下许多苦恼。下面,就美术高考的有关问题,谈谈我自己的一点看法:
这些年来,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或美术专业考试,内容大致如下:素描以石膏像、人头像或半身像为主,色彩以静物或人头像为主,时间一般为3小时,另有速写以人物为主,创作、设计等,这些考试内容都很复杂,尤其是素描,绝非一日之功,强化也不会太强,所以
观点之一,就是美术专业学习必须系统化,至少要从高一开始学习,每周几个课时,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石膏像——人物头像、半身像,中间贯穿着速写的练习,水粉的学习可从高二开始,这样才能有一个学习、练习、理解,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系统扎实地学习下来,而不是从高三才开始学,直接从头像画起,就是老师花再大的功夫,也难免考生露出马脚来。
观点之二,在平时的训练中,着重解决高考中的哪些问题。无论哪个美术院校,哪个专业,要考的是你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这点是无疑的,而这种素质和能力是靠画面体现的。如对整体的感受力与把握能力,对主要部分的强调与刻画能力,对各个部分的关系谐调处理能力,此外看你对透视、解剖、色彩、审美方面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等等,这些方面都是绘画最基本的方面。我们发现考卷中的问题大多反映在这些方面,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好,你的素质就可以充分表现。在这里不得不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培养一种整体的感受物象的能力(包括形与色),这是提高美术诸方面素质的最关键内容,这方面的能力强了,其它方面的问题就容易解决;这方面的能力差,就会导致其它方面出现问题。如画不准或画不像、主次不分、画面的各个部分缺乏联系、调子太乱、体感不强等。我们说,观察某一局部的能力每个人都有,但善于观察整体以及整体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却是很少人所具有的能力,因此,应该有意识培养一种整体的、联系的观察习惯,这种习惯会受益终身。常常听到学生说不会画,其实是由于他不会看所致。其次是理解问题。教过素描的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理解力好的学生,其画面表现总要好一些,给人一种秩序感,作画过程也有条理性,与这方面素质有关的如解剖、透视、对形体的归纳及体面分析、明暗规律、线条的组织、虚实处理、色彩处理、作画程序等等,对这些方面理解得越深越透,应用起来就越自如,画面效果就越好。如果不是从这些根本方面进行训练,只是简单地对学生说画面太脏了,画面太死了,或者说画面太乱了,又不告诉学
美术专业高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