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认识常见的鱼类,了解常见鱼类的特点。
2、学习鱼类的分类方法。
二、实验材料
鱼类的浸制标本。
实验九鱼纲分类
分类依据:
①鳞片及鳞式;
②鳍的形态、数目及鳍式;
③腹鳍的位置;
④骨化程度; ⑤鳔管有无;
⑥韦伯氏器有无;
⑦中乌喙骨有无;
⑧咽喉齿的形态、数目、排列方式;
⑨体色、斑纹;
⑩鱼各部分的测量:全长、体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
三、鱼类的分类
软骨鱼类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鲨形总目
鳐形总目
六鳃鲨目
虎鲨目
鲭鲨目
须鲨目
真鲨目
角鲨目
锯鲨目
扁鲨目
锯鳐目
鳐形目
鲼形目
电鳐目
现存鱼类约24000种,分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硬骨鱼类
内鼻孔亚纲
辐鳍亚纲
总鳍总目
肺鱼总目
腔棘鱼目
单鳔肺鱼目
双鳔肺鱼目
硬鳞总目
鲱形总目
鳗鲡总目
鲤形总目
银汉鱼总目
鲑鲈总目
鲈形总目
蟾鱼总目
26目
一、软骨鱼类
内骨骼为软骨,体被盾鳞,鼻孔复位,鳃间隔发达,歪型尾,无鳔,肠内具螺旋瓣,生殖腺与生殖导管不相连,雄鱼具鳍脚,营体内受精。包括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
现存软骨鱼类约有800种,其中鲨类约340种,鳐类约430种,银鲛类约30种,它们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我国软骨鱼类约190多种,大多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缺乏寒带性种类,其中以南海分布的种类最多,东海次之,黄渤海最少。
(一)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体被盾鳞,鳃裂开口于体表,具有泄殖腔。此亚纲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支保存了迅速游泳的梭形体型(鲨形总目);另一支则发展为扁平体型,适于底栖生活、少活动的类型(鳐总目),但鳐类的胸鳍前端与头侧相连,其灵活的扇动是游泳的主要动力。
1. 鲨形总目(Selachomorpha)
鳃孔位于头侧(鳃孔侧位);
胸鳍前缘分离不与吻相连;
体常呈纺缍形;
背鳍背位;歪型尾。
(1)六鳃鲨目(Hemanchiformes)
扁头哈那鲨
鳃孔6-7对
背鳍一个,无硬刺;有臀鳍。
上、下颌齿异形。
底栖生活,游速缓慢。鱼甘油含量较高,我国黄、渤海产量较多,重要经济鱼类。
(2)虎鲨目(Heterodontiformes)
宽纹虎鲨
窄纹虎鲨
鳃孔 5 对,
背鳍二个;具臀鳍;背鳍前具硬棘。
(3)鲭鲨目(Isuriformes)
鳃裂宽大,鳃弓上生有密而细长的鳃耙成过滤器
背鳍二个,第一背鳍大,第二背鳍与臀鳍都很小,尾鳍叉形,胸鳍很大
姥鲨
长尾鲨
实验九 鱼纲的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