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正确理解总量指标和
相对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计算方法;
明确其种类及其区别。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所谓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或绝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可以表现为总量之间的绝对差数;总量指标是统计资料汇总的直接结果。
表现形式: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有计量单位的绝对数,即是个有名数;同时总量指标的数值随统计范围的大小而发生增减变动。
第一节总量指标
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707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1889亿元;全年粮食产量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全年进出口总额41600亿美元。
这些都是总量指标,都是利用绝对数说明我和全。
统计学——第3章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的作用:
它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它是其他指标的计算基础;
总量是最明显的数量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首先为人们所感受和认识的数量。
中方公里国土
13亿人口
山地占国土面积的33%
男性占人口比重的51%
总量的作用:
它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它是其他指标的计算基础;
总量是最基本的国情国力指标
总量的作用:
它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它是决策和管理的依据;
它是其他指标的计算基础;
总量指标是基本数据
总量相比得到相对指标;
总量相除得到平均指标。
按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总额
利润总额
职工人数
学生人数
企业总数
国内生产总值
工资总额
毕业生人数
在校学生数
人口数
商品库存数
按计量单位的不同
实物指标
价值指标
劳动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工日、工时
零件数、长度
⒈按反映内容分:
⑴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总数,
表示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
⑵总体标志总量:即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
表示所研究现象总体的总水平。
注: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总量不会独立于单位总量而存在。一个特定总体内,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而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它们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从而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
两者的关系: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两者的位置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