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气安全基础
第一节电气安全问题立论
第二节电气危害
第三节绝缘技术基础
第四节接地技术基础
第五节环境技术基础
第六节电气产品的安全认证
第一节电气安全问题立论
一、电气安全问题的背景
1、社会背景
各类“电”系统产生的危害
2、自然背景
自然界雷电、静电等产生的危害
3、技术发展规律背景
理论(如物理学)研究突破→趋利应用→形成工程体系→负面作用显现→避害对策
4、学科背景
问题本身的基础性、所涉及学科的广泛性与理论深度、工程体系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二、电气安全问题的工程现状
1)对比知不足——与IEC标准对比,与先进国家单位用电量事故率对比。
2)学习与进步——与先进标准接轨。接轨力度:从等效采用,到等同采用。
3)努力的方向——更新观念,纠正错误,普及知识,发展技术。
三、本课程研究范围和重点
面向非专业场所,面对非专业人员,研究各类电气危害产生的机理和特性参数计算,并提出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
关键词:两个“非”,“技术措施”
第二节电气危害
一、电气危
害分类
二、电气危害的主要加害源简介
1、供配电系统
危害对象:系统自身;系统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事物。
2、雷电、静电等
危害对象: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事物,包括电气电子系统和建(构)筑屋等。
三、电气危害的特点
1、非直观性。
2、途径广。
3、能量大小悬殊,谱密度多样。
4、作用时间长短不一。
5、关联性。危害间、危害与防护措施间、不同防护措施相互之间。
四、电气危害的规律
1、电气危害总是缘于电能的非期望分配。
理解某种危害产生机理的最基本依据。
2、电气危害的发生一定伴生着电气参量的变化。
变化:量值大小,特征、组合特性等。
判断某种危害是否发生的关键。
论文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