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一:
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中国GDP超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内阁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商务部昨日在其网站也转载了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报道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令人炫目的发展之后,在今年的第二季度终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虽然在二季度GDP总量上,中国超过日本,但中国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有分析人士认为,不应单单以GDP数据夸大中日实力对比的变化,更不应对此过分乐观乃至盲目。GDP自然是衡量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非唯一的重要指标。就综合国力而言,GDP更是一个相对片面的指标。中国GDP超过日本并不意味着中日经济实力对比的全面转变,它只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而在人均GDP等诸多领域,中国依然大大落后于日本。
材料二: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中国外交部政策司参赞、文稿办主任朱宏海1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属性,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不由某一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决定,而是由事情的是非曲直、中国的实际能力等共同决定。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广泛报道今年中国将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外对此作出各种解读,国外有报道认为中国已不是发展中国家。外交部17日广邀专家学者举办专题会议,讨论当前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
对于国际社会有声音认为中国已是发达国家、呼吁甚至施压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声音,朱宏海表示,中国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中国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不由某一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决定。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马振岗则表示,中国的属性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朱宏海从多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从GDP看,按照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数据,中国2008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仅为2940美元,居世界第130位,划入下中等收入国家之列。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2008年人均GDP排名105位,同样属于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之列;
从经济发展布局看,结构性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中国在第一、二产业集中了过多的劳动力资源,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高于法国、瑞士、美国,也高于罗马尼亚、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中等收入;
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看,中国公共福利事业仍有待发展和完善,公共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任务艰巨,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达886万人,超过澳大利亚人口的1/3。%,
“未富先老”已是事实;
从贸易结构看,中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资源和人力的货物贸易比重大,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服务贸易比重小。
朱宏海表示,中国将会牢牢把握自身属性,树立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形象。
材料三:
导读:日本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让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年收入来看,中国仍然差美国和日本很远。
成为世界经济老二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早在今年5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dk·x3型道口信号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