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力机车电器灭弧装置分析
系别: 轨道交通学院
专业: 铁道机车车辆
山东职业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主要
研究
内容
主要技
术指标
或研究
目标
基本
要求
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
目录
·······························1
·························2
························3
·······················4
······················5
·······················7
·······················11
··················12
··················16
···························19
绪论
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例如空气)所产生的瞬间火花。
当用开关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不低于10—20伏,电流不小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因此,在了解开关电器的结构和工作情况之前,首先来看看其是如何产生和熄灭的。电弧的形成是触头间中性质子(分子和原子)被游离的过程。开关触头分离时,触头间距离很小,电场强度E很高(E = U/d)。当电场强度超过3×10^6V/m时,阴极表面的电子就会被电场力拉出而形成触头空间的自由电子。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和触头间原有的少数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作加速运动,途中不断地和中性质点相碰撞。只要电子的运动速度v足够高,电子的动能A=1/2mv^2足够大,就可能从中性质子中打出电子,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碰撞游离。
新形成的自由电子也向阳极作加速运动,同样地会与中性质点碰撞而发生游离。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是触头间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具有很大的电导;在外加电压下,介质被击穿而产生电弧,电路再次被导通。
触头间电弧燃烧的间隙称为弧隙。电弧形成后,弧隙间的高温使阴极表面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向外发射,形成热电场发射。同时在高温的作用下(电弧中心部分维持的温度可达5000℃以上),气体中性质点的不规则热运动速度增加。当具有足够动能的中性质点相互碰撞时,将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
随着触头分开的距离增大,触头间的电场强度E逐渐减小,这时电弧的燃烧主要是依靠热游离维持的。
在开关电器的触头间,发生游离过程的同时,还发生着使带电质点减少的去游离过程。
第一章灭弧原理
1. 电弧的概念
当开关电器开断电路时,电压和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触头刚刚分离后,触头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白光,称为电弧。电弧是一种气体游离放电(带电质点)现象。电弧的存在说明电路中有电流,只有当电弧熄灭,触头间隙成为绝缘介质时,电路才算断开。开关触点间的电压为10~20V,电
土耳其进行曲钢琴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