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学概论结业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说老子与《老子》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1009班 10292014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主干文化一儒一道,一显一隐,一表一里;儒为显,道为隐;儒为表,道为里。道是中华文化的内核,隐藏在文化的深处,隐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儒家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道家是中国人的内心信念和精神归宿。老师在课堂上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详尽阐述,在此,学生浅浅说明《老子》一二。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
一、老子其人
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苦县亦因老子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留下许多与老子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二、《老子》一书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三、淡然人生
其实很多人开始进一步关注老子,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养生。老子长寿,关于养生的学问提出了很多。老子有很多主张,简单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四点。
无为好静。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种思想也延伸到养生方面,他提“致虚极,守静笃”的观点,认为事物如果强大,自然就会衰老,最终引起死亡,因而倡导静谧自然,以便使个人心灵虚寂悠闲,清静寥廓。存老子的心中,无为是最大的有为,只有静默旁观地看待自然、看待人生,才能达到个人心灵的静谧,实现个人生活的价值。按照老子的养生观念,人们只要做到淡泊名利、心态平衡,没有过多的欲望奢求,自然就不会感到烦恼和疲劳,也就才能更好地避免疾病的发生。
福祸相互转化。在哲学思想上,老子具有一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内涵,比如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针对福和祸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矛盾法则,揭永了客观世界的相互对立面,特别是正反两面相互转化的法则。对此,韩非子在《解老篇》中为其做了高度评价,认为老子的养生观念内涵丰富,催人遐思,并阐述了个人对老子养生学说的深刻理解:人如果作出了一些祸害之事,必然会心里万分恐惧,心里一旦恐惧,在后期的行为举止便会端正起来,行为端
正之后,自然对各方面的事情考虑得就比较周到细致,进而会明白事物的基本道理,人们行为端正,自然就不会对他人造成祸害,没有祸害,就会颐养天年,明白了事理则做事时便会取得成功。这便是“尽天年而长寿,必成功则富贵”,因而“祸兮,福之所倚”。老子主张如此的养生之道,在于提醒人们生活要顺其自然,松弛有度。
提倡去甚寡欲。在哲学思想上,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舍弃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处事方式,追求少私寡欲、无忧无虑的养生观念。“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便是

国学概论结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6363517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8-05-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