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美]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华夏出版社,200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4。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庆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聂振斌、腾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梁一儒、卢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李译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美]沃纳·[美]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1984。
[德]、[美]:《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美]爱德华·T·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高贵武:《解析主持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美]马洛夫:《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华夏人民出版社,1987。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冯刚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英]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
[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美]詹姆斯·O·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学林出版社,1996。
张颂主编:《中国广播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吴郁:《主持人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
节目主持艺术学参考文献目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