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如风吹过
心中有花...自然口吐清香
何_何
06/13/2010
巴菲特的成功在于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一些道理,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坚守。
我也希望自己在年轻的时候领悟到一些道理。
善用资源
2 个技巧
主动
思路决定出路
4 个道理
很傻很天真
关系论
人是适应性的
大一时参加调研大赛,我求教了系里所有的老师,但得到的指导很有限。当我大三的时候,回看大一时写的文章,就感觉很汗颜,心想: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那该多好。
但在大一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但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我都很难突破那个瓶颈,因为当时我懂得的就那么多。
思路决定出路
你能看到取决于你所站在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无论你能力在大,你只能看到你头上的那片天空。不同的只是井的大小。所以,得到高人的点拨,极为重要。
思路决定出路
正确的做事 vs 做正确的事
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
——清华大学某校长的话
执行力 vs 方向感
“孙正义跟我有同一个观点,一个方案是一流的idea加三流的实施;另外一个方案,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哪个好?我们俩同时选择一流的实施,三流的idea。”
——马云
你努力的程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你走路的方向决定了你有可能去到哪里。
(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没机会;
方向对了,能走到哪一步就看你自己了)
思路决定出路
管理 vs 领导
Management is doing things right; Leadership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s. ---- Peter Drucker
教师 vs 导师
在信息时代,知识越来越贬值。对于知识的传授功能,教师甚至还不如互联网。所以,教师的解惑、指导方向等角色越加突显。
量变 vs 质变
(成功的2个途径)
“只要你坚持钻研某个东西十几二十年,你就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像我这种能力不够强的人,就得坚持用持久战,而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第一个提出无意识的人不是弗洛伊德,第一个发现万有引力的人也不是牛顿(更不是那个苹果),只不过他们都系统的研究了这个现象,并提出证明。
Link:1)回忆录披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前未被苹果砸中头
2)是苹果落地导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吗
很傻很天真
网上好像流行过一个日本学者江本胜写的一本书《水知道答案》。他拍摄了很多水的结晶照片,有些水被人“咒骂”过,有些水被高僧“祝福”过,结果被“咒骂”过的水结晶颜色发黄,晶体不对称,难看至极。而被“祝福”过的水结晶则呈现出好看的六角型,美丽异常。听完后我虽不至于深信不疑,但还是觉得也有道理。
很傻很天真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
“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注:祥林嫂的宝宝被狼吃掉了)
后来看了些文章才知道,“有一些知情人指责说江本胜的实验缺乏严密性,他只选择能说明问题的照片,而对其它那些不支持其论点的照片置之不理。”大部分人说理的时候,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论证。伪科学也是利用了这点,于是我们都成了又一个很傻很天真的祥林嫂。
祝福
咒骂
祝福
咒骂
祝福
咒骂
看起来是这样
(Half True)
实际上是这样
很傻很天真
每一个观点你都能找到支持它的论据。结果正确不代表方法正确。
每当我听别人讲话,听得津津有味、若有所获,其实很多时候,只是不经思考地接受了别人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经验分享会,例如考研啊、面试啊之类的,更是这样。“在现今的中国社会,老实人是吃亏呢还是受益?”只要你举例得当,正说和反说其实都可以。学社会科学有个好处,就是训练了我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因为社会科学的很多理论都是见人见智,稍不留神,你就被某个理论洗脑了。
关系论
事物不仅是以单个个体的形式存在,而且还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存在。所以,每次思考时,你不仅要单独分析某一个事物,你可以尝试把与之相关的事物也包括进来。
有人说,心理学家里有两个犹太人的名字你一定要记住,一个是弗洛伊德,另外一个就是勒温Lewin。勒温提出的场论,估计是受到物理学的启发,他写过一篇文章《当代心理学史中亚里士多德思维方式与伽利略思维方式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维方式 vs 伽利略思维方式
实体 vs 关系
单方 vs 双方
大学,如风吹过 by 何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