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建设社会主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陶冶优良品格和高尚情操,启迪智慧,丰富感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部分。明确指出了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大纲》规定,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懂得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所以,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要一环。决不能把音乐课仅仅局限于唱歌教学和学些识谱知识。那种认为音乐欣赏是可有可无,影响不大,甚至认为上音乐课只不过是教唱几首歌等等的看法都是片面的。下面就音乐欣赏教学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一、音乐欣赏的作用
(一)、通过音乐欣赏,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音乐欣赏课是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音乐课的内容不仅是唱歌,还包括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内容。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应是唱歌,但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及欣赏同样是重要的。在音乐教学中,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三者是互相联系的。学生掌握了“唱”和“听”的技能技巧,才能正确而富于感情地歌唱;通过唱歌的实践又能使学生更熟练地巩固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生在音乐课上所学到的歌曲是很有限的,每周一节音乐课,一学期只能学会6—7首歌曲,这是很不够的。有的歌曲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很有教育意义,但由于音域广、难度大,不宜选作歌曲教材让学生唱。然而,不宜“唱”不等于不宜“听”。所以,通过欣赏可以使学生接触和熟悉比他们能唱的歌曲以外的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应包括古今中外各种不同体裁和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曲,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音乐遗产,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接触外国的优秀作品,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获得多方面的音乐知识。 (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更有趣味。在音乐课的教学上,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这三个内容,并不是各自独立,而是有机联系、互相配合的。这就容易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如把识谱知识与教唱歌曲、视唱练习结合进行,学起来就生动活泼得多,且易于掌握。如把教唱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就能丰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使学生获得一些器乐知识,除了让学生看课本上的乐器插图和音乐挂图或实物去认识各种常见的乐器外,最好是通过欣赏各类型的器乐独奏、重奏和合奏曲,去学习器乐知识。这样的欣赏过程,既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又增强了趣味性,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使学生熟悉和喜爱更多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的鉴赏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广泛接触音乐作品,多听各种体裁和形式的声乐和器乐曲,熟悉和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观
音乐
怎样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