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在那部关于康熙皇帝的戏说电视剧里,一代名臣于成龙,竟被戏说成了动辄就微服私访的康熙皇帝的高级保镖或超级救火员,每到康熙皇帝遇难时,那个号称于成龙的大员就会及时带着大批人马赶到,虽然这个于成龙一再口称“恕臣救驾来迟”,其实每每来得正是时候。于是一边是龙颜大喜,一边是罪犯们束手就擒。一部胡吹乱说历史的“戏说”,也就在赚了个钵满盆满之后热热闹闹地收场。
自然,戏说决非历史。历史上的那位于成龙,不仅在当时就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清官,就是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的“公仆”们好好学习学习的。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获得功名是在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但真正当官,却是在清初的顺治十八年,那时,他已过不惑之年,45岁了。这官说来不算小,广西罗城知县,正处级。罗城处万山之中,虽号称县,居民仅有6家,既无城廓,也无官舍,所谓县太爷衙门,数间茅屋而已。县四周民风强悍,常有悍匪入境或盗或抢。若以今天的情形度之,到这样的地方去工作,称不上提干,至多只能算是“支边”或“扶贫”。于成龙到任后,用泥土垒个台,就算是办公桌了。他走村窜寨召民归附,若有周边悍民再来侵扰或盗窃,抓到后报请上官核实后即就地处决。又亲率乡兵将常来罗城杀掠的贼巢捣毁,自此周边悍民不敢再来侵犯。于成龙用这种非常手段,还了老百姓一个较为安定的环境。如是,老百姓也就能乐业了。罗城人的生活生产逐步恢复了正常。
于成龙当官,大约也不常做什么指示报告之类,而是“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当地老百姓不叫他县大老爷,而以土话叫他“阿耶”。
这“阿耶”可能相当于汉话的“大爷”或“老爹”之类。老百姓能乐业,也就有了收入,可交田赋了。罗城人交赋很特别的,是一定要将田赋亲自交到于成龙的手上,之后,再多交一些钱,放在于成龙的泥巴桌子上。于成龙问这是为什么?这些留钱的老百姓就笑着说:阿耶不向我们在正赋之外多征银子,又不向我们要穿的吃的,阿耶喝酒,我们就给阿耶一点买酒的钱吧。于成龙也不装模作样,还真留点买酒的钱,但也决不多留,够一壶即可,多的,就叫拿走。这样的县大老爷,那日子的清苦也就可想而知。日子一久,跟随于成龙一道千里迢迢来罗城上任的手下人们,吃不了这苦的,走人了;咬牙跟下来的,但身体终究挺不住,死了。于成龙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见了这样的情景,罗城的老百姓对于成龙这父母官,更是尊敬而爱怜。于是,每天一早一晚,罗城人总有人要来看望他们的县太爷是否安好。大家凑了些钱,对于成龙说:我们知道阿耶很清苦的,我们不忍心见阿耶这么样过日子,就凑了些钱,阿耶你就收下买些油盐柴米吧。于成龙不收,笑着道谢道:我一个人过日子,要不了多少东西的。你们把钱拿回去,买些好吃的孝敬你们的父母,那就如同是我享受了一样的。老百姓们没法子,只好收了钱,伤伤心心地转回家去。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老家来了一个人,欢喜得奔走相告,相约了来到于成龙衙中,说:阿耶,你家来人了,可以带点东西回去安顿一下家里了!便将凑了的钱拿出来要于成龙收下。于成龙还是笑着拒绝道:这里距我家有六千多里地,他一个人光走路都够累的了,哪里还能再拿什么东西?罗城人见于成龙仍是不收,就都哭着跪下一再请求。见此情景,于成龙也感动得泪流满面。然而,哭归哭,钱,于成龙还是分文不受。
写至此,我想,人若能起死回生,真该请这位于先生到全国作一次巡回报告,让那些动辄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以上亿计的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