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疮洗剂坐浴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doc敛疮洗剂坐浴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男女老幼皆可为患,其发生与久站、久坐、活动少、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过多、嗜好辛辣饮食等因素有关。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科采用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伤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00例混合痔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混合痔Ⅱ度29例,Ⅲ度21例。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混合痔Ⅱ度30例,Ⅲ度20例。入选标准: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有手术指征;无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对药物成分过敏者;不能遵守医嘱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全部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后治疗组患者于每日大便后用敛疮洗剂(芒硝、冰片、地榆、槐角、黄柏、苦参、大黄、五倍子、乳香、没药、艾叶)先熏蒸后坐浴,每次20min,坐浴温度保持在38~40度;对照组患者于每日大便后给予1:5000高猛酸钾药液1000ml坐浴,每次20min,坐浴温度保持在38~40度。两组坐浴后均给予马应龙痔疮膏换药,并常规给予抗生素。于7日后观察疗效。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水肿、疼痛、便血等症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2]制定。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下降≥90%,显效为疗效指数下降70%~90%,进步为疗效指数下降30%~70%,无效为疗效指数下降<3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的水肿、疼痛、便血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
:治疗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d和(±)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
:治疗后两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讨论
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形成的静脉团,或痔外静脉破裂或肛缘皮肤因炎症增生所形成的肿物。混合痔是内外痔静脉丛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和外痔部分形成一个整体。手术治疗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导致局部血液淋巴循环障碍、术后的炎症刺激、便秘、肛门括约肌痉挛等易并发水肿、疼痛、出血,影响疗效。
祖国医学认为术后经脉阻滞,湿热下注,气血凝滞,肿胀疼痛,以致影响伤口愈合。中药熏洗坐浴具有中医外治法的独特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借助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充血,缓解炎性水肿。现代研究表明,熏洗法使药
敛疮洗剂坐浴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