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窦雁冰
党校教学改革是党校教育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目的的实现。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更高了,标准更精细了,内容更丰富了,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与手段,只有不断适应这种新要求、新变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任务。近年来,博州党校在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构新型教育培训体系过程中,根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相配套,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曾经以“过河”与“桥或船”为例说明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也是一样,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党校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变化和发展。与以往相比,目前党校的教学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教学任务的变化。现在,我国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党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校教育要适应这一要求,除了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把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教学目标的变化。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党校教学必须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这种新变化引进和采取有利于能力培养的新方法。三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
“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今天党校学员不但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要学习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备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扩展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和创新。四是教学对象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
“四化”,党校学员的素质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他们不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有一定理论水平。现在我州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4%,领导干部中可能更高。面对这样的学员群体,再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实际,必须采用研究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改革应立足于党校的教学定位,具有党校特色
党校教育主要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本职能是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特定的教学定位,决定了党校教育除了运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自己独特的

对党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8-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