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离子可分为: + + + + 阳离子:Li 、Na 、H 、NH4 …– 2–– 2–阴离子:Cl 、O 、OH 、SO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 H 有三种 1 2 3 同位素: 1H、 1H、 1H(氕、氘、氚) 。 、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 2(如 SO4 、OHˉ、CH3COOˉ等) 、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 等) 、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CH3) 。 ,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 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 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 单原子的游离基(· Cl) 。·
基(羟基) 电子式电性存在于电中性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其他“基”或原子团相结合
根(氢氧根)
带负电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
(宏观) 实质(微观) 性质包括内容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时呈现的性质一般指跟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能否发生反应及热稳定性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仅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有其他物质生成,又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伴有放热、发光、变色等现象化学变化本质:旧键断裂、新键生成或转移电子等。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无新物质生成,仅是物质形态、状态的变化。 。例如氯化钠易溶于水,却难溶于无水乙醇、苯等有机溶剂。单质碘在水中溶解性较差,却易溶于乙醇、苯等有机溶剂。苯酚在室温时仅微溶于水,当温度大于 70℃时,却能以任意比与水互溶(苯酚熔点为 43℃,70℃时苯酚为液态) 。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或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可以分离混合物或进行物质的提纯。在上述物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一种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例如,石灰石溶于盐酸,铁溶于稀硫酸,氢氧化银溶于氨水等。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在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便于贮存、运输某些气体物质,常将气体物质液化。液化操作是在降温的同时加压,液化使用的设备及容器必须能耐高压,以确保安全。常用的几种气体液化后
高考化学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