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
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经过对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估,将评估范围内的建筑划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一般传统建筑、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五类。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评定标准,街区历史价值、风貌特色的分析,以及建筑风貌的评估,划定了三处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胜利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1、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区划
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龙眠河以东,同安北路以西,沿河北路以南,龙眠中路以北。,,。
(2)保护管理规定
功能定位:
以居住和商业功能并重的居住--商业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上东大街是桐城东部入城的重要通道,商业十分兴盛。建路成为城市主干道,吸引了商业发展,东大街的商业逐渐衰落,但目前东大街仍然有一定数量的私人店铺,主要服务于周边居民,经营状况尚好。因此可以依托现状,结合街区公共设施建设,复兴东大街原有的功能与特色,延续街区生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核心保护范围:
保护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施家大屋,禁止拆除重建,加强修缮加固。
一般传统建筑应加强日常维护和维修。质量差的一般传统建筑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方法分批进行修缮,修缮时应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式、色彩、材质。
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建筑物,对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需予以改造,其高度、体量、色彩、外观形式应该与区内传统建筑相协调。
保护街区内的东大街等历史街巷的尺度轮廓,不得拓宽。保护沿街建筑与街巷宽度之间的比例,沿街建筑的檐口和屋脊高度、立面形式要保持传统风貌。
东大街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和手工作坊,逐步振兴原有的商业功能。目前东大街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商贩,经营的商品主要以食品以及日用百货为主,经营状况良好,因此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为小商品经济的振兴创造条件。
建设控制地带:
保持建设控制地带内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对于风貌协调的现代建筑尽量予以保留,逐步改造或拆除与传统风貌极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新建、改建的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立面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协调,一般应采取院落式布局和坡屋顶,延续街区肌理。
保留孙家巷、南物资巷、倪墩西巷、倪墩北巷、东南巷、东北巷、滨河巷等小巷作为街区和外部联系的通道。
保护街区内原有的树木、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
在街区内合理设置公共空间,配置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和适当规模的公共娱乐设施,创造居民休闲的良好空间。
结合正在进行的龙眠河整治规划,改善街区环境,建设活动应符合街区保护与整治要求,不得破坏街区传统风貌。
更新区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逐步将原有电线杆、天线等影响传统风貌的设施改为地下敷设,增加消防栓,增加环卫设施。
注意发展产业在街区内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引导,使得保护和发展相协调。
2、胜利街历史文化街区
(1)保护区划
胜利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和平路以西,环城西路以东,环城南路以北,龙眠中路以南。,,。
(2)保护管理

桐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