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保护区
潮东:“说财富故事,品人生百味”。欢迎收看财富故事会。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是说人的一生变化无常。在海南有这样一个人,曾经富甲一方,是远近闻名的亿万富翁。他呀有个习惯,就是裤兜里每天肯定放着两叠现金,一边一万元。不花完绝不回家,减轻裤兜的负担。
潮东:那是过去,现在身无分文,正天天为钱发愁,郁闷着呢。
场外声音:活该。
潮东:你这是典型的妒忌心理,真是富人见不得穷人过年,穷人见不得富人花钱。你呀,还是跟着我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邢诒前,曾经的亿万富翁现在他的头衔是海南怡田农业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解说:(邢诒前)
林总,我前两天跟你说的那个事情怎么样?。。。。不行呀?好吧。
张总,有点事情想找你呀,可以见面谈吗?好,好,好,那我一会到。
解说:在我们记者准备采访邢诒前的时候,。由于经常发不出工资,公司的工作人员从原来的几十人到现在已经只剩下5个人了。每人每月600元工资,总共3000元钱。这在过去也许不过就是他一顿宴席或者是一件衣服的花费。但对于现在囊中羞涩甚至有时连饭都吃不饱的邢诒前来说,却如天文数字。每到这个时候,邢诒前只能硬着头皮给原来那些有钱的朋友打电话化缘。
潮东:你还别说,我们的记者在海南他家采访的时候,和你也有同感。
配音:邢诒前的家位于海口花园新村。100平米、3房1厅。据说这还是邢诒前母亲在去香港之前留下的房子。墙面已经明显发黄,咖啡色的屋门有条很大的裂缝,真皮沙发全然没有了往昔的光泽,只有柜中芝华士的空酒瓶和这张被放大的照片,才能让人隐约感到主人公曾经的辉煌。一位曾经和他打拼天下的同事给我们讲起了他当年的风光往事。
解说:(吴,原房地产公司副总)92年的时候,整个海南才两部奔驰,我们这就有一部,有凌志啊,黄冠啊,本田啊,公爵啊,职工上下班的大巴十几部车。工程车也有十几部,十五吨的那种,也有好几部。还有搞工程的大型的,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很风光。
潮东:哎,这一时半会的我也没法跟你说的清楚,咱们呀,一起往下看吧。
配音:今年48岁的邢诒前,原本是海南省文昌市名人山村的一名农民。靠外出打工赚到了第一桶金。赚了钱的他,本想靠服装厂致富,可没没想到,一件阴差阳错的小事让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成为了亿万富翁。
潮东:说神也真神,当时这邢诒前在服装厂附近要了4亩土地,本来打算建一座职工宿舍楼。几天后,工作人员拿来土地批文请他过目。他一看气就不打一处来,明明要的是四亩地,怎么一下成了十亩呀。原来这海南话中的四和十特别容易弄混,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大意,邢诒前因此要多掏十几万。这些多余的地没啥用呀。没办法,批文都下了,咬咬牙,买了吧。其实这时财神已经敲响邢诒前的财富之门。
配音:邢诒前真是拣了一块大金砖,了解海南经济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1992年的海南,土地一天一个价钱,噌蹭噌地往上窜。开始的时候一亩十多万,过一个月是30多万,再几个月是100多万,到最高的时候,也就是93年,那个地已经是300多万一亩了。几个月前还为多掏了几十万而恼火的邢诒前一时间乐开了怀,那十亩地价值三千万。
潮东: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邢诒前没有卖地,而是干起了房地产。并由此迅速攀上了财富的巅
身陷保护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