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
一、循行
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肾、络膀胱。
体表: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
其直者:肾→上肝→穿膈→入肺→沿气管、喉咙至舌根。其支者:肺→络心→注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二、联络脏腑器官:
肾、膀胱、肝、肺、心、脊髓、喉咙、舌本。
三、脏腑经络病候举要:
脏腑病:水肿、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
经脉病:腰痛、大腿内后侧痛、痿软无力、足心热。
妇科病:
四、腧穴:27穴,起穴涌泉,止穴俞府。
1、涌泉(井穴)
定位:足底2、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 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功效:醒神开窍,滋水涵木
主治:
(1)急证及神志病:头痛,失眠,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涌泉是神志病的急救要穴。
(2)肺系病:咽喉肿痛,舌干,失瘖。对阴虚火旺症具引火归源,益肾滋阴之效,所谓上病下取。药物贴敷。
(3)二便疾病:便秘,小便不利。
(4)局部病:足心热。
(5)头部病
(6)奔豚气
配伍:
①配人中、百会可回阳救逆主治昏厥、休
克;
②配四神聪、神门可安神镇静主治失眠、癔病;
③配百会、风池治疗头痛。
④配太冲主治巅顶痛。
⑤长高穴:涌泉+百会
操作:~。头部疾用灸或药物贴敷。
(输穴、原穴)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调补肾气,滋补肾阴
主治:
①肾虚证:阳痿,小便频数,腰痛。
②妇科病:月经不调。
③阴虚性五官病: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健忘。
④胸肺病:咳喘,咳血。
⑤腰下肢痛证。
此外,太溪通调冲任, 凡肾经本经病变均可用此穴,既可作主穴,又可作配穴。具有调整肾经功能的双向作用。
配伍:
①配神门治疗失眠;
②配照海、悬钟治疗足跟骨刺;
③配合谷、颊车可治疗牙痛。
④配肾俞、志室可温肾壮阳主治阳痿、遗精、腰痛。
⑤配阴陵泉小便不利。
操作:~。可灸。
足少阴肾及心包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