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南千年古盐田的保护与利用.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海南千年古盐田的保护与利用
摘要:海南千年古盐田位于中国海南岛的西北部洋浦境内的盐田村,它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形成于1200年前唐末年间,至今古盐田还在生产,海边布满了平滑的黑色砚式盐槽,古铜色的盐工们在砚式盐槽里仍按距今1200年前的晒盐方式在阳光下晒盐。这是我国的一个原始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至今保留较完好的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古盐田的日晒制盐的生产方式古老而独特。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充分利用它的优势。
关键词:海南千年古盐田保护利用
海南千年古盐田简介
海南千年古盐田位于中国海南岛的西北部洋浦境内的盐田村,占地750多亩,有几千个大大小小的盐槽,错落有致地分布镶嵌在一垄垄、一块块的盐田周围,像一个个撒落的黑珍珠;弯弯曲曲的卵石道蜿蜒其间,像一条条项链。在阳光的照耀下,盐槽里的水倒映出五彩斑斓的光。在蓝天大海的映衬下,古盐田显得格外质朴与美丽。古盐田四周风景很美,最常见的植物就是仙人掌和野菠萝,而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洋浦港,那边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古盐田历史悠久,已有1200年的历史。相传在1200多年前,福建莆田的一覃姓青年盐工在海边闪现的海市蜃楼中看到南方有一片广阔的盐场和神奇石景,便萌生了探寻的念头,他带着兄弟们从莆田出发,一路向南,渡过琼州海峡,登上海南岛,终于在海南西北部古儋耳郡(今儋州)的洋浦半岛上发现了海边的这一片火山石。火山石的表面经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晒后,留下一片白花花的的东西,于是他们取一点尝尝,咸咸的,这就是盐。这可乐坏了这些一直“煮海为盐”的盐工们,眼前的盐是太阳晒出来的,竟不用起灶支锅,大火煮海水,多省事啊!于是,这些从福建莆田迁徙到洋浦的盐工们一改往日“煮海为盐”的制盐方法,以石槽替代铁锅,借太阳之炎烈,日晒制盐。他们将海边大片的天然火山石削去一半,将石头中间打磨平滑,四周留凸边,如一个个石盘,又如一方方天然古砚,这就是他们独创的砚式火山石盐槽。随着时间的推移,盐工们改进了制盐方法,他们把太阳下晒过的海滩泥放进盐池再浇上海水过滤后,制成卤水,放到盐槽里,这样晒制的咸盐产量大增。这些定居下来的盐工创建的中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至今已延续了一千二百多年,。盐工们用盐巴与外乡人打交道,使他们的村子获得了盐田村的大名。鼎盛时期这里曾有近千户人家晒盐谋生。后村民改姓为“谭”。当时清朝乾隆皇帝闻报后,曾御书“正德”两字赐给盐田人。
如今,这里成为中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原始日晒制盐场。
海南千年古盐田制盐工序
盐田的制工程序古老、独特。先是在海水涨潮时在地面上的盐泥里留下盐的成分,然后盐工在潮水退后用耙子把盐泥耙松晒干,将盐泥放进自地面向下挖出的约两米宽、三米长、一米高的底部铺有席子的起过滤作用的盐池,向盐池浇海水冲洗盐泥,通过搅拌将盐泥中的盐分析出,形成浓度很高的卤水,并将过滤出的卤水放到与盐池相连的另一个池子中,最后将卤水注入火山石晒盐池,一般晒上一天,就可以收获白花花的食盐了。生产出的盐巴白如雪,细如棉、咸味适中纯正,不带苦味,具有纯天然、无杂质、颗粒小、可直接食用等特点;老盐巴可清热退火,消毒散瘀,还对多种疾病有疗效,是馈赠亲朋的佳品。
海南千年古盐田价值
它不仅是“不可再生”的古盐田生产遗迹,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

海南千年古盐田的保护与利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2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