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基本任务
成就
共和国第一部
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目的
(1953-1957)
时间
标志
内容
性质
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 )
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巩固练习
D
C
( )
,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产生于( )
C
D
BYB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49%
%
棉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
煤
6649万吨
105%
%
发电
%
%
原油
44万吨
272%
背景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中国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4公斤
印度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2949千瓦时
美国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4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949千瓦
背景2:我落后
为什么要优先
发展重工业呢??
结合材料分析: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第一个五年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