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证券投资风险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风险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风险种类,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一节风险与风险管理
一、风险概述
风险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等角度进行定义,目前尚无一个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认为,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期间内, 某一事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间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变动程度越小,风险越小。
这一定义
首先确认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的存在是与客观环境和一定的时、空相关的。 当这些条件发生变化时, 风险也可能发生变化。
其次,风险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变动程度,是可以测量的。
(1)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风险是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客观存在时。风险是导致风险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风险具有负面性
凡是谈及风险的投资者总是从它的不利影响、或不愿看到的结果谈起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时会带来损失,有时会带来收益,但风险主要是涉及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不确定因素消极的、负面的可能性。
(3)风险具有可测定性
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计算预期收益与方差,可以表示风险的大小,因为对于某种具体的投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是符合一定统计规律的,可以通过概率的方法来表示,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数理推导,估算出风险的大小。
(4)风险与收益对立统一性
风险与收益是矛盾的两方面, 既对立又统一, 高风险要求的是高收益,低风险对应的必然是低收益,这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导致的结果。
如果存在某项投资,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征,那么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会有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于该领域,导致投资品价格上涨,相应地收益率下降,直到达到与风险相当的收益水平。投资者就是要在不同的风险与收益均衡点上找到一个使自己效用达到最大的风险与收益组合。
二、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期望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上述定义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
它以观察、 实验和分析资料为手段, 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数学工具,以系统论为科研方法。
(2)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
(3)阐明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程序,其核心在于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技术组合每一种风险管理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各种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优化组合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
(4)风险管理在于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
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决策前识别、估测、评价风险是否全面正确,还取决于选择的风险管理技术的运用以及对控制方案的不断修改,使其更加切合实际,这说明风险管理是个动态过程。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管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的循环过程。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
对风险的识别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必须依靠对各种客观的会计、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发现各种风险的损害情况。
证券投资---第十章 证券投资风险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