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回合:美国的招法与中法俄之对局.doc伊拉克回合:美国的招法与中法俄之对局|第1
全球政治是一局棋,在伊拉克危机这个回合里,主动出招的是美国,出面应对的是法国、俄国和中国。美国经过近八周的外交周旋,做出了连番让步,才使得安理会15个成员国在11月8日以全票通过了由美英提交的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该项决议案对伊拉克武器核查设定了十分严格的时间表,但判断伊拉克是否遵守了核查协定将由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而不是美国做出。
美国:大谋、中谋和小谋
小布什政府执意要打伊拉克战争,并非西部牛仔习性的一时发作,而是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本党利益以及布什家族所代表的财阀利益的精细盘算,既有深谋远虑,也有急功近利,既有皇皇大谋,也有苟且小计。
美国的大谋是巩固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并阻止任何挑战者的出现。英国《泰晤士报》10月3日的署名文章介绍了布什班子里的鹰派人物沃尔福威茨(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说他在推动美国打伊拉克方面发挥了关键影响。他打伊拉克的指导思想是“确保不会出现新的超级大国来挑战美国对全球的良性统治”,并且要证明,“你的朋友将得到保护,你的敌人将受到惩罚,而那些拒绝支持你的人将后悔他们的所作所为”。中国帝王谋略历来认为,“恩威并施”,才能令行禁止,这正是沃尔福威茨想要美国在世界上做的。
为什么打伊拉克有助于确保不出现新的超级大国来挑战美国呢?这里的关键是石油。石油是工业化国家的血液,如果美国控制了世界石油资源,它就可以限制那些依赖石油进口的大国(比如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将从现在的每天不足200万桶增加到每天980万桶。
如果届时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找不到石油,或者找不到安全可靠、价廉物美的石油,都会让中国经济遭遇滑铁卢。而这正是美国石油战略目标的一部分。美国在雪藏自己的油田的同时,把手伸向世界所有油田。9·11之后,它投入数亿美元,加强了对委内瑞拉输油管的维护;它占领阿富汗并渗透到中亚,从中亚油田经土耳其的输油管便从海底向美国延伸;同时,它还投入巨资开发非洲油田。
当然,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在中东,世界对中东油田的依赖超过其他任何地区:美国的25%,欧洲的60%,日本的80%以上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从美国自身石油安全考虑,控制中东石油并不重要;但从控制其他国家,巩固世界霸权的角度考虑,占领伊拉克则十分重要,因为伊拉克的石油储量有可能比沙特还要丰富。
以上所说还只是美国石油战略的一个方面——对石油进口国的制约,另一方面,对伊拉克开战,对靠石油出口来恢复元气的俄罗斯也是一个打击,足以延缓它成长为美、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顾问亚历山大·杜金在10月12日的《消息报》上发文指出,“在美国对伊拉克的行动中,俄罗斯将失去最多。这涉及到经济利益,因为伊拉克向世界市场提供石油实际上会破坏俄罗斯的经济系统。”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17日的文章估计,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占俄总出口创汇的40%以上。
如果说中国的发展要靠石油输出国“输血”的话,俄国的发展在目前则要靠向石油输入国“卖血”。美国则要成为世界的“血霸”,让输血者少得血,让卖血者少卖血,最好是买卖双方都向它交纳保护费。
因此,就大谋而言,伊拉
伊拉克回合:美国的招法与中法俄之对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