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功能的一门学科。
结构是生理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二、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二)生殖和生长发育
(三)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
(四)机体维持稳态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基本组织
组织为结构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集合而成。间质是指存在于细胞之间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根据组织起源、结构和功能上的特点,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一、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 )
特征
1、分布于表面 2、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6、再生能力强。
上皮组织有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种
(一)被覆上皮
覆盖身体表面或作为管道和囊腔的内壁,起保护、分泌、吸收、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1、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
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是由一层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呈锯齿状紧密排列而成。
特点:细胞呈梭形(侧面观)或锯齿形(表面观),核椭圆,胞质少,细胞器不发达。
分布:①衬于心脏、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称内皮;②衬于心包膜、胸膜、腹膜,称间皮;③还分布于肺泡壁、肾小囊壁。
功能:构成光滑的表面,减少器官间磨擦,利于液体流动和物质通透。
二、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特性:
1、细胞少,间质多,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
4、再生能力较强:因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
5、构造复杂
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
(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又称蜂窝组织,是存在于器官、组织和细胞间结构疏松的组织。
组成:①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②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③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
第三节器官、系统、人体形态
一、器官、系统
器官:是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执行一定功能的结构。
系统: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按一定顺序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功能。
二、人体形态
人体解剖方位:
标准解剖学姿势
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水平面、(横切面)、矢状面(纵切面)、冠状面(额状面)
第二章运动系统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运动系统。骨和骨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
运动系统具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运动等功能。
第一节骨骼
三、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
全身206块骨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
(一)颅骨
颅骨的组成:颅骨由23块骨组成(不包含6块听小骨)。
脑颅:8块
①额骨1块;②顶骨2块;
③蝶骨1块:蝶骨体内有空腔,称蝶窦;
④枕骨1块;
⑤筛骨1块,有许多空腔称筛窦;
⑥颞骨2块,内有位听器;
(二)肌的构造
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肌腹位于中部,由骨骼肌纤维构成,可收缩,肌腱位于两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无收缩功能。
三、骨骼肌的特征
(一)展长性和弹性
(二)兴奋性、传导性与收缩性
强直收缩:指由多个有效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重叠形式。
不完全强直收缩(plete tetanus)
plete tetanus)
第三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二、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2、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一)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生理完整性双向传导非递减性(不衰减性) 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二)突触的分类
图45 运动终板光镜像(氯化金染色)
图47 运动终板扫描电镜像
四)反射活动的协调
1、交互抑制
2、扩散
3、反馈
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
一、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的位置和形态
1、位置:位于椎管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