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言败
——介绍及赏析
http://dx./
/
p://dx.
p://x/dx/
http://dx./
p:///
一、百折不回的勇者
乔赢
作者——乔赢
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像麦当劳这样的品牌?中国为什么没有全球性的餐饮品牌?1995年,一个叫乔赢的中国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创办“红高粱”羊肉烩面在北京王府井麦当劳对面发起了挑战。短短两三年,“红高粱”迅速崛起,40家连锁店的规模,引来国人和世界的关注。美国的麦当劳总部也派人来中国摸底考察“红高粱”。然而,为了谋求最大的发展,“红高粱”冒险融资、触犯法律,其经营者乔赢锒铛入狱。“红高粱”这个一夜崛起的中国快餐名牌又在一夜间坍塌了。
个人简介
1976年,15岁的乔赢参军入伍。
1980年,被选送至解放军坦克学院、南京大学学习,获哲学和经济学双学位。
1987年,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担任讲师。
1990年,转业到郑州杜康大酒店,任副总经理,随后投奔彼时如日中天的河南亚细亚集团。
1994年,辞职下海。
1995年创办“红高粱烩面”。
2000年10月,83名集资人联名上书郑州公安机关讨“说法儿”,乔赢被捕。
2002年6月,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获罪4年,2003年4月获假释出狱。
2004年4月,公司筹备了郑州、北京红高粱快餐连锁店,欲东山再起,最终未果。
2005年1月,乔赢在中州大学设立新红高粱模拟店。
2005年3月6日,红高粱中式快餐乔士烩面亮相郑州。不久郑州三家加盟店均因经营效果不好而倒闭,红高粱被加盟商诉诸法院。
2007年2月4日,乔赢进军网络快餐,推出康酷食速,同年6月退出。
2008年8月,联合北京鑫华投资有限公司和阿庆嫂集团,重新推出红高粱烩面。
创业历程
1995年,这位“快餐狂人”在郑州创办了第一家“红高梁”快餐连锁店,宣称要挑战麦当劳。他把在北京的分店开在王府井大街,与“麦当劳”比邻而居。两年后,“红高粱”进入全国20多个城市。
一系列扩张埋下了隐患。1996年7月,河南省某房地产公司表示在3个月内筹资2000万,乔赢在海南、天津等地选了10个分店的地址,但这2000万最终并未到账。之后,乔赢等红高粱高层开始在内部员工及社会上筹资。1998年,“非法集资”案件受到相关部门查处,红高粱终止集资。资金断裂,到1998年底,红高梁各地分店相继倒闭,负债总额高达3600万元。1999年初,红高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告上法庭。2002年6月28日,乔赢以非法集资案被判入狱。
2003年4月,乔赢出狱后“复出”筹备,融到的第一笔资金是50万元。2005年2月,乔赢又重新注册了“河南红高粱食品有限公司”。新公司共5名股东,他任首席执行官,占20%股份。2004年,筹备郑州、北京红高粱快餐连锁店,未果;
2005年,红高粱中式快餐乔士烩面亮相郑州,不久郑州三家加盟店倒闭,红高粱被加盟商诉诸法院。
2007年,进军网络快餐,推出康酷食速,同年6月退出。
2008年8月,联合北京鑫华投资有限公司和阿庆嫂集团,重新推出红高粱烩面。
2013年2月,红高粱因债务问题,被工商局查封,商标、股权、机器设备被冻结。
二、《永不言败》
创作背景
本书为作者乔羸在狱中写就的呕心沥血之作。破产、坐牢、离婚,一个彻底陷入困境的男人痛定思痛,以生动朴实的笔触,蘸着血泪向读者叙说自己艰苦创业的历史,全方位揭示“红高梁”崛起、辉煌、衰败的全过程,其成功的秘诀、失败的原因,尽含其中。
本书集中体现了作者乔羸对事业的理解、对成功和失败的人生感悟,发人深省,每一个创业者和怀有梦想的人或许都能从中获得教益、启发与力量。作者出狱之后疾心不改,豪情依旧,力图东山再起,其百折不回的勇气,更是令人钦佩。
狱内反思
1、政策与法律是企业的最大风险
2、投资风险。投资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3、生意是追求利润、不是追求规模。
4、违背财务规律,把短期借款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导致企业财务恶化。
5、品牌“速成论”观念导致企业畸形发展。
《永不言败》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