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毛泽东: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书法家。
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E:\课件\诗朗诵\沁园春·
给加点字注音。沁( )园春 橘( )子 漫( )江 百舸( )争流 怅寥廓( ) 岁月稠( ) 峥嵘( ) 方遒( ) 浪遏( )飞舟 万户侯( )
qìn jú màn ɡě chàng liáo kuò chóu zhēng róng qiú è hóu
这首词描绘了几幅图画?
:
:
:
:
立:独自一人
寒秋:点明时间
橘子洲头:点明地点
此三句交代了这首诗的时间,地点,,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看:领字,总领下面七句;
万:极言山之多;
染:富有主观色彩;
漫:极言空间、水势之大;
透:极言水之清澈;
百舸争流:是一副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不用“飞”,展现雄鹰矫健的身姿;
翔:不用“游”,形容鱼在水下十分轻快自由,水十分清澈
湘江秋景图中景物的描写视角:
远观
山
层林尽染
近看
水
漫江碧透
仰视
空
鹰击长空
俯视
水中
鱼翔浅底
上阕中最后三句的作用:
此三句是诗人的思考,体现诗人思想的深度、力度,升华了景物描写的意义、内涵,更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忆:总领后七句;同时“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意气:意气风发,富有青春的激情和活力;
粪土:把……当做粪土;
描写此幅图的七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反动派的蔑视以及诗人改造旧中国的理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沁园春·长沙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